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劍吻鯨
劍吻鯨科(Ziphiidae,有時畫歸巨齒鯨科〔Hyperoodontidae〕),凡6屬18個種(包括巨齒鯨)。此科的特徵,吻似鳥嘴,鰭狀肢小而圓形,背鰭朝後,兩個咽喉槽在頦下匯合,寬闊的尾葉上無中槽。胃被分隔為14個部分。幾乎所有的種只在下腭出現1∼2對功能齒,並且通常僅有雄鯨的才穿出牙床齦。在奇特的拉氏喙鯨(Mesoplodon layardi)的嘴裡,這些牙齒彎向外上方,繞過上腭使它處於部分合攏狀態。塔斯馬尼亞喙鯨(Tasmacetus屬)也與一般不同,長有許多功能性小齒。劍吻鯨遍布世界,但某些種局限一個洋。體長3.5∼12.8公尺(12∼42呎),重1,000∼11,000公斤(1.1∼12噸)。體色多樣,一般為灰色或黑色與白色相間。軀體上常有相與毆鬥留下的傷痕。劍吻鯨是了解得最少的大型哺乳動物,偶有未定種的鯨體漂上海岸因而這種鯨對人們來說尚是個未揭開的謎。游泳迅速,潛水很深,主要以烏賊為食。一些獨棲或成小群活動,一些可以結成30頭以上的群體出現。群體常常一起沉浮。僅古氏劍吻鯨(Ziphius cavirostris)和兩種巨齒鯨經常被獵捕。參閱巨齒鯨(bottlenose whale)條。
大耳狐
學名Otocyon megalotis。棲於非洲東部和南部開闊、乾旱地區的犬科動物。齒48顆,比其他犬科動物多6顆。外形似紅狐。但耳特大。背毛淡灰黃色,面、腿、耳梢和尾尖為黑色。全長可達80公分(32吋,包括30公分尾長),體重3∼4.5公斤(6.6∼10磅)。獨居或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昆蟲(尤其是白蟻)為食。妊娠期60∼70天,每窩2∼5仔。
短腳獵犬
數世紀前在法國育成的狗品種。多見於法國和比利時,貴族飼為獵犬。原用以追蹤野兔及鹿,又一直用以獵鳥、狐及其他獵物。動作慢而優雅,聲音低沉。嗅覺靈敏度僅次於大警犬。腿短,骨骼健壯,耳懸垂而長。毛短,黑、棕和白色相間。體高30∼36公分(12∼14吋),體重18∼27公斤(40∼60磅)。在法國有多個原始品種。
巴森吉狗
為產於非洲中部的獵犬古老品種。當地用來指示、尋回和驅趕獵物入網。以習性不吠聞名,又稱不吠狗。但能發出許多不同於吠的聲音。體型優雅,警覺時前額微皺、耳朵豎起、尾巴盤緊。毛短似絲,呈紅棕、黑或黑底褐斑;腳、胸和尾尖為白色。站立時高41∼43公分(16∼17吋),體重10∼11公斤(22∼24磅),是既乾淨又溫順的狗。
寬耳蝠
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寬耳蝠屬(Barbastella)2種蝙蝠的統稱,一種分布於歐洲和北非(歐洲寬耳蝠〔B. barbastellus〕),另一種見於中東和亞洲(亞洲寬耳蝠〔B. leucomelas〕)。耳短而寬,兩耳在前額處相連,毛長而黑,尖端為白或灰色。體長約4∼6公分(1.6∼2.4吋),尾差不多同長。重6∼10公克(0.2∼0.3盎斯)。是較重的飛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棲息在樹上或建築物中。從秋季開始到次年春天,在洞穴中冬眠。
叟猴
學名為Macaca sylvanus。一種地棲猴子,無尾,群棲於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和直布羅陀的高地森林。體長約60公分(24吋),毛淡黃褐色,臉裸露呈淡桃紅色。成年公猴體重約有16公斤(35磅),成年母猴11公斤。可能是由羅馬人或摩爾人引進叟猴到直布羅陀。據說一旦叟猴離開直布羅陀岩,英國對此區的統治便將終結。由於無尾,有時也被誤稱為Barbary ape。
柏布馬
原產北非柏柏里諸國的一個馬品種。與阿拉伯馬有關,可能是其旁系,但體型較大,尾的位置較低,有距毛。毛色常為栗色或棕色。以速度及耐力著稱,同於阿拉伯馬。美國培育出一個變種,稱為西班牙-柏布馬,數量不大。
沼鹿
學名為Cervus duvauceli。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體型優美的動物,棲息在印度和尼泊爾的開闊森林和草原。肩高約1.1公尺(45吋)。在夏季,毛色淺紅或淺黃褐色,上有白斑點;冬天毛加厚,尤其在頸部,色褐,上有(或無)不明顯的斑點。雄體有長角,支叉甚多。以前分布很廣,現僅見於分散的地區、國家公園和保護地。《紅皮書》中已列為瀕危種。
爪哇野牛
屬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的一種東南亞野生動物,學名Bos banteng,棲於山地森林。與家牛相似,膽小。肩高1.5∼1.75公尺(60∼69吋)。背有細脊,臀和腳為白色,角細長彎曲。雄體深褐或黑色,雌體和幼仔紅褐色。在有些地區爪哇野牛當作家畜飼養。
袋貍鼠
齧齒目(Rodentia)鼠科(Muridae)灰褐色善挖洞的大型哺乳動物,學名為Bandicota indica,產於印度和斯里蘭卡。頭短,吻闊,尾具鱗片,幾乎無毛。體重0.5∼1.4公斤(1∼3磅),體長20∼38公分(8∼15吋),尾長15∼30公分。棲息於森林、耕地、村莊和城鎮,常毀壞莊稼、糧食、攻擊家禽。雌體有12個奶頭,每窩產仔數可能不少。其近緣種印度地鼠(Nesokia indica)分布於亞洲西南部,體大,挖洞,破壞莊稼。據說袋貍鼠會像豬那樣發出呼嚕聲,「bandicoot」即泰盧固語pandikoku(「豬鼠」)的訛音。這個名稱因此還用於澳大利亞有袋動物袋貍科(Peramelidae)。
袋貍
袋貍科(Peramelidae, 參閱袋貍鼠〔bandicoot rat〕條)22種動物的統稱,產於澳大利亞,體長30∼80公分(12∼31吋,包括長10∼30公分覆毛稀疏的尾)。軀體肥胖,被毛皮粗糙,吻錐形。後肢比前肢長,兩個後趾癒合。牙尖銳而細長,腹袋開口朝後,內有6∼10個奶頭。與其他有袋動物不同之處是袋貍有胎盤(但無絨毛)。多每窩產2∼6仔,妊娠期12∼15天。袋貍產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新幾內亞及其附近島嶼。為地棲動物,多夜間活動,營單獨生活。挖掘漏斗形的地洞以尋找昆蟲和植物為食。農民認為它們是害獸而加以捕殺。種的數量已減少,有些種已有滅絕的危險。
長鼻袋貍(Perameles nasuta或Thylacis nasuta)褐色,略似大鼠,臀部有時具黑色條紋,常見於澳大利亞東部。短鼻袋貍屬(Isoodon),曾被誤稱為Thylacis,共3種,均見於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兔耳袋貍屬(Thylacomys,或稱Macrotis)的兔耳袋貍現在瀕臨滅絕,僅在澳大利亞氣候乾燥的內地偏僻地區發現過。耳大而狹長,後腿長,尾多毛。澳大利亞內地的豚足袋貍(Chaeropus ecaudatus)體長35公分,足近乎蹄狀,前足兩趾著地,後足一趾著地。食草,形似小鹿,是瀕臨滅絕的種,最後一次見到是1920年代。
長鼻袋貍(Perameles nasuta或Thylacis nasuta)褐色,略似大鼠,臀部有時具黑色條紋,常見於澳大利亞東部。短鼻袋貍屬(Isoodon),曾被誤稱為Thylacis,共3種,均見於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兔耳袋貍屬(Thylacomys,或稱Macrotis)的兔耳袋貍現在瀕臨滅絕,僅在澳大利亞氣候乾燥的內地偏僻地區發現過。耳大而狹長,後腿長,尾多毛。澳大利亞內地的豚足袋貍(Chaeropus ecaudatus)體長35公分,足近乎蹄狀,前足兩趾著地,後足一趾著地。食草,形似小鹿,是瀕臨滅絕的種,最後一次見到是1920年代。
竹鼠
齧齒目(Rodentia)竹鼠科(Rhizomyidae)竹鼠屬(Rhizomys)和小竹鼠屬(Cannomys)幾種穴居的亞洲齧齒動物的統稱。身體結實,腿和尾均短,毛呈灰、淺灰褐或淺紅褐色。竹鼠屬的種類長25∼40公分(10∼16吋,不計尾長);小竹鼠(C. badius)較小,長約17∼25公分(不計尾長)。竹鼠用牙和爪打洞。以竹為食,也吃果實、種子和植物其他部分。竹鼠屬動物棲於東南亞和馬來半島的竹林覆蓋地區;小竹鼠棲於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的庭園、森林和多草原地區。
鬚鯨
指猴
稀有的形似松鼠的靈長類動物,學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指猴科(Daubentoniidae)唯一的現存種,棲於馬達加斯加雨林。體長約40公分(16吋),蓬鬆的尾長55∼60公分。被毛粗長,深褐或黑色。頭寬而圓,面短,眼大,具有像齧齒類動物那樣的不斷生長的門齒。手大,指細長,尤以第三指更長。各指均具尖銳的爪,足亦然,但拇趾大,具扁平的趾甲,能作對掌動作。夜間活動,獨居,樹棲,在樹杈上用樹葉築一球形巨巢。主要以昆蟲和果實為食。用細長的第三指輕扣樹幹,尋找鑽樹的昆蟲幼蟲,然後用該指把昆蟲挖出。也用第三指挖食果肉。雌體一胎產1仔。《紅皮書》(Red Data Book)中列為瀕危動物,已受法律保護。
絨毛狐猴
長腿的樹棲靈長類動物,學名為Avahi laniger,屬大狐猴科(Indridae),產於馬達加斯加。淺灰褐色,手腳淡紅色,體長約35公分(14吋),尾長39公分,尾毛厚而呈淡紅色。前肢短,吻短,頭圓,耳小,隱沒於毛叢中。夜間活動,以植物為食。成小群棲息於雨林,常豎直地依附於樹上。妊娠期約5個月,每產一仔。有兩個亞種,分別棲於馬達加斯加東部和西部森林,西部亞種由於棲息地的破壞而瀕臨滅絕。
亞爾夏牛
適應性強的乳牛品種。18世紀後葉起源於蘇格蘭的亞爾夏。據認為是唯一起源於英倫諸島的乳牛品種。毛色由幾乎純白到近於全部櫻桃紅或褐色而雜有上述各種毛色。黑色或有斑紋者不受歡迎。除產奶外,亦有肉用價值。分布廣泛,已輸出到許多國家。
東南亞疣豬
西里伯斯(Celebes)和摩鹿加島偶蹄目(Artiodactyla)豬科(Suidae)野生動物。學名Babirousa babyrussa。體短肥,尾短,肩高65∼80公分(25∼30吋),皮膚粗糙,淺灰色,幾乎無毛。最顯著的特點是雄體有極長的上下犬齒(獠牙)。上腭的獠牙從牙根往上生長,結果刺穿吻部的皮膚,向後彎曲,幾乎觸及前額。棲於密林中,性孤獨馴良,夜間捕食。跑動迅速,善游泳,在河邊和沼澤裡用鼻拱動軟土尋食。其肉味美,當地人常捕獵之。
狒狒
體型較大、健壯、主要地棲的狒狒屬(Papio)猴類,有5種,分布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的乾燥地區。體型最大的大狒狒(Papio ursinus, 或稱熊狒狒),雄體體重平均30公斤(66磅)左右,但雌體的體重僅為雄體之半。體型最小的是阿拉伯狒狒(P. hamadryas, 又稱聖狒狒),雄體體重約17公斤,雌體僅重10公斤,但即便如此,阿拉伯狒狒仍可歸入體型最大的猴類之中。狒狒的身長從50∼115公分(20∼45吋)不等(不包括45∼70公分的尾長),其尾常彎成很有特色的拱形。所有狒狒的鼻子都很長,鼻孔位於鼻部末端;雄狒狒有長長的狀如匕首的犬牙。
狒狒很少生活於熱帶森林,這點與大多數猴子不同;多數狒狒分布於稀樹草原和半乾旱地區,在地面遊蕩。不過,狒狒通常也會爬到樹上,在此睡眠、監視四周狀況,有時也在此吃東西。狒狒吃的食物包括各種植物和動物,如青草和草籽、果實、豆莢、植物的根,以及從土裡挖出的塊莖。如果狒狒發現藏身於高草中的齧齒動物、鳥類、甚至羚羊的幼仔時,也會將其捕食。在南非,據說狒狒還會殺死羊羔;只要有狒狒的地方,都以破壞莊稼惡名昭彰。
5種狒狒的散布在撒哈拉沙漠部分地區往南的非洲曠野,各有各的地理分布範圍。大狒狒生活於尚比西河流域以南的南部非洲地區,毛色褐至淺黑。體型小得多的黃狒狒(P. cynocephalus, 又稱狗頭狒狒)分布範圍自尚比西河往北至肯亞沿海地區和索馬利亞。安努畢斯狒狒(P. anubis, 又稱橄欖色狒狒)體型僅比大狒狒略小,體毛呈橄欖色;雄體的頭部和肩部覆蓋著大鬃毛。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很廣,從肯亞內地和衣索比亞通過一片片草原和薩赫勒(Sahel)地區向西到馬利,亦見於較不乾旱的撒哈拉高地,如提貝斯提(Tibesti)和阿伊爾山。紅棕色的小幾內亞狒狒(P. papio)僅分布於非洲的最西邊,雄體具披肩樣的長毛。這4種狒狒常統稱為稀樹草原狒狒,並具有許多共同點。牠們均組成凝聚力極大的群體,每群有10隻至數百隻狒狒。在大多數情況下,雌體將留在自己出生的群體內,而雄體則於即將發育成熟時離開原來的群體,試圖加入其他群體。每個群體的成年雄體間存在著一個優勢等級。牠們相互恐嚇,時常打鬥,其優勢順位不斷改變。雌體間的優勢等級則穩定得多;雌體之間都有遺傳親緣關係,極少打鬥。雌雄兩性的優勢個體有權優先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和交配夥伴;牠們還要維持群體內的秩序,趕開並威脅那些鬥毆或鬧事的下屬個體。
雌狒狒會來月經,每個月經週期持續35天。動情期到來時,雌狒狒的下身會出現墊狀的腫脹,範圍包括外陰、會陰和肛門,這對雄體很具有吸引力,於是展開競爭,爭取與雌體交配的機會。最具優勢地位的雄體將比其他的雄體有權與更多的動情期雌體交配,所以下一代的幼仔中有很大比例都是該雄體的子女。雌體排卵後,下身的腫脹消失,對雄體也不再具有吸引力。妊娠期5∼6個月,每產一仔。幼仔的毛色呈惹人注目的黑色,其行動非常自由。
第5種狒狒──阿拉伯狒狒的外形與稀樹草原狒狒不同。雌體為褐色,而雄體為銀灰色,頸、肩部有濃厚的披肩樣長毛。生活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的半沙漠丘陵地區。白天,阿拉伯狒狒成小群遊蕩,到晚上才回來群聚,一起宿於峭壁上(不像大部分稀樹草原狒狒那樣棲於樹上)。
阿拉伯狒狒的分布範圍與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在非洲重疊,在此處這兩種狒狒會雜交。對這些雜種的觀察已證明,這兩個種間行為的差異,很多是遺傳性的。例如,外形越像阿拉伯狒狒的雄性雜種,聚集雌狒狒的能力似乎越強。沿著衣索比亞的阿瓦什河(Awash River),阿拉伯狒狒或安努畢斯狒狒分布範圍的邊界以及其雜交種的分布地帶按照氣候的變化而進進退退;在連年乾旱之後,阿拉伯狒狒的分布區域向上游移動;而連年多雨則使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向下游擴張。這項研究(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以及其他類似的研究已對各種進化過程(包括適應、遺傳,以及有親緣關係的不同物種間的基因流動)提供了意義重大的資訊。
狒狒屬於舊大陸猴(猴科﹝Cercopithecidae﹞)這個大家族。英語中,其他一些長臉的猴類,尤其是山魈(mandrill)、黑臉山魈(drill)、獅尾狒(gelada)和西里伯斯獼猴(Celebes macaque, 黑冠猴),有時也被稱為baboon,但其中只有獅尾狒與狒狒近緣。在蓋亞那和貝里斯,口語上的baboon一詞是指吼猴(howler monkey)。
英文原文作者/格羅夫斯(Colin Peter Groves, 坎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人類學教授)
狒狒很少生活於熱帶森林,這點與大多數猴子不同;多數狒狒分布於稀樹草原和半乾旱地區,在地面遊蕩。不過,狒狒通常也會爬到樹上,在此睡眠、監視四周狀況,有時也在此吃東西。狒狒吃的食物包括各種植物和動物,如青草和草籽、果實、豆莢、植物的根,以及從土裡挖出的塊莖。如果狒狒發現藏身於高草中的齧齒動物、鳥類、甚至羚羊的幼仔時,也會將其捕食。在南非,據說狒狒還會殺死羊羔;只要有狒狒的地方,都以破壞莊稼惡名昭彰。
5種狒狒的散布在撒哈拉沙漠部分地區往南的非洲曠野,各有各的地理分布範圍。大狒狒生活於尚比西河流域以南的南部非洲地區,毛色褐至淺黑。體型小得多的黃狒狒(P. cynocephalus, 又稱狗頭狒狒)分布範圍自尚比西河往北至肯亞沿海地區和索馬利亞。安努畢斯狒狒(P. anubis, 又稱橄欖色狒狒)體型僅比大狒狒略小,體毛呈橄欖色;雄體的頭部和肩部覆蓋著大鬃毛。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很廣,從肯亞內地和衣索比亞通過一片片草原和薩赫勒(Sahel)地區向西到馬利,亦見於較不乾旱的撒哈拉高地,如提貝斯提(Tibesti)和阿伊爾山。紅棕色的小幾內亞狒狒(P. papio)僅分布於非洲的最西邊,雄體具披肩樣的長毛。這4種狒狒常統稱為稀樹草原狒狒,並具有許多共同點。牠們均組成凝聚力極大的群體,每群有10隻至數百隻狒狒。在大多數情況下,雌體將留在自己出生的群體內,而雄體則於即將發育成熟時離開原來的群體,試圖加入其他群體。每個群體的成年雄體間存在著一個優勢等級。牠們相互恐嚇,時常打鬥,其優勢順位不斷改變。雌體間的優勢等級則穩定得多;雌體之間都有遺傳親緣關係,極少打鬥。雌雄兩性的優勢個體有權優先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和交配夥伴;牠們還要維持群體內的秩序,趕開並威脅那些鬥毆或鬧事的下屬個體。
雌狒狒會來月經,每個月經週期持續35天。動情期到來時,雌狒狒的下身會出現墊狀的腫脹,範圍包括外陰、會陰和肛門,這對雄體很具有吸引力,於是展開競爭,爭取與雌體交配的機會。最具優勢地位的雄體將比其他的雄體有權與更多的動情期雌體交配,所以下一代的幼仔中有很大比例都是該雄體的子女。雌體排卵後,下身的腫脹消失,對雄體也不再具有吸引力。妊娠期5∼6個月,每產一仔。幼仔的毛色呈惹人注目的黑色,其行動非常自由。
第5種狒狒──阿拉伯狒狒的外形與稀樹草原狒狒不同。雌體為褐色,而雄體為銀灰色,頸、肩部有濃厚的披肩樣長毛。生活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的半沙漠丘陵地區。白天,阿拉伯狒狒成小群遊蕩,到晚上才回來群聚,一起宿於峭壁上(不像大部分稀樹草原狒狒那樣棲於樹上)。
阿拉伯狒狒的分布範圍與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在非洲重疊,在此處這兩種狒狒會雜交。對這些雜種的觀察已證明,這兩個種間行為的差異,很多是遺傳性的。例如,外形越像阿拉伯狒狒的雄性雜種,聚集雌狒狒的能力似乎越強。沿著衣索比亞的阿瓦什河(Awash River),阿拉伯狒狒或安努畢斯狒狒分布範圍的邊界以及其雜交種的分布地帶按照氣候的變化而進進退退;在連年乾旱之後,阿拉伯狒狒的分布區域向上游移動;而連年多雨則使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向下游擴張。這項研究(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以及其他類似的研究已對各種進化過程(包括適應、遺傳,以及有親緣關係的不同物種間的基因流動)提供了意義重大的資訊。
狒狒屬於舊大陸猴(猴科﹝Cercopithecidae﹞)這個大家族。英語中,其他一些長臉的猴類,尤其是山魈(mandrill)、黑臉山魈(drill)、獅尾狒(gelada)和西里伯斯獼猴(Celebes macaque, 黑冠猴),有時也被稱為baboon,但其中只有獅尾狒與狒狒近緣。在蓋亞那和貝里斯,口語上的baboon一詞是指吼猴(howler monkey)。
英文原文作者/格羅夫斯(Colin Peter Groves, 坎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人類學教授)
貛;獾
鼬科(Mustelidae)身軀短胖的食肉動物。有6個屬8個種,體型大小、棲息地和毛色都不同,但都具肛門臭腺。腭強有力,前腳上具大而有力的爪。貛常被獵殺以取其皮毛。善於挖洞,挖洞目的是覓食,營築地下住穴和逃遁地道。夜間活動,以小動物(特別是齧齒類)為食,有些種吃植物。由於受精卵植入著床較遲緩,妊娠期持續約183∼240天,每窩1∼7仔。
蜜貛(ratel)是貛的親緣動物。美洲貛(Taxidea taxus)是唯一的新大陸種,常棲息在北美洲西部開闊的乾燥地區。通常獨居,體強有力,挖掘迅速,被逼入絕路時極為凶猛。毛淺灰色,臉和足為灰黑色,從鼻到背貫穿一白色條紋。肩高23公分(9吋),體長42∼76公分,尾長10∼16公分,體重約3.5∼11.5公斤(8∼25磅)。
歐亞貛(Meles meles)是森林地區的舊大陸種,群居,雜食,格鬥頑強,成群住在大的洞隙中。毛淺灰色,面部常有粗大的黑白相間的條紋。肩高30公分,體長56∼81公分,尾長12∼20公分,體重10∼22公斤。
雪貂貛(鼬貛屬〔Melogale〕,包括Helictis屬)亦稱樹貛,共3種:中國雪貂貛(或稱普通雪貂貛)、緬甸雪貂貛(或稱大牙雪貂貛)及爪哇雪貂貛。僅分布於東南亞的草原及森林。毛色淺棕至淺黑灰色,面、喉部,有時背部有白色斑點。體長平均33∼43公分,尾長12∼23公分。
豬貛(Arctonyx collaris)又稱豬鼻貛、沙貛,分布於東南亞的低地及山地。毛色灰至黑,頭部有黑白相間的條紋,喉、耳及尾白色,爪亦色淺。體長55∼70公分,尾長12∼20公分,體重7∼14公斤。
馬來亞臭貛(Mydaus javanensis)又稱爪哇臭貛、臭鼬貛,棲於東南亞的島嶼,通常見於山區。毛色棕至黑,頭部有白紋,有時背部亦有條紋。體長38∼51公分,尾長5∼8公分,體重1∼4公斤。
巴拉望臭貛(Suillotaxus marchei)又稱卡拉綿臭貛,分布於菲律賓巴拉望島及附近的島嶼。氣味濃烈而難聞。人們對其知之甚少。
蜜貛(ratel)是貛的親緣動物。美洲貛(Taxidea taxus)是唯一的新大陸種,常棲息在北美洲西部開闊的乾燥地區。通常獨居,體強有力,挖掘迅速,被逼入絕路時極為凶猛。毛淺灰色,臉和足為灰黑色,從鼻到背貫穿一白色條紋。肩高23公分(9吋),體長42∼76公分,尾長10∼16公分,體重約3.5∼11.5公斤(8∼25磅)。
歐亞貛(Meles meles)是森林地區的舊大陸種,群居,雜食,格鬥頑強,成群住在大的洞隙中。毛淺灰色,面部常有粗大的黑白相間的條紋。肩高30公分,體長56∼81公分,尾長12∼20公分,體重10∼22公斤。
雪貂貛(鼬貛屬〔Melogale〕,包括Helictis屬)亦稱樹貛,共3種:中國雪貂貛(或稱普通雪貂貛)、緬甸雪貂貛(或稱大牙雪貂貛)及爪哇雪貂貛。僅分布於東南亞的草原及森林。毛色淺棕至淺黑灰色,面、喉部,有時背部有白色斑點。體長平均33∼43公分,尾長12∼23公分。
豬貛(Arctonyx collaris)又稱豬鼻貛、沙貛,分布於東南亞的低地及山地。毛色灰至黑,頭部有黑白相間的條紋,喉、耳及尾白色,爪亦色淺。體長55∼70公分,尾長12∼20公分,體重7∼14公斤。
馬來亞臭貛(Mydaus javanensis)又稱爪哇臭貛、臭鼬貛,棲於東南亞的島嶼,通常見於山區。毛色棕至黑,頭部有白紋,有時背部亦有條紋。體長38∼51公分,尾長5∼8公分,體重1∼4公斤。
巴拉望臭貛(Suillotaxus marchei)又稱卡拉綿臭貛,分布於菲律賓巴拉望島及附近的島嶼。氣味濃烈而難聞。人們對其知之甚少。
原牛
學名Bos primigenius。滅絕的歐洲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動物,可能是現代牛的祖先。直到1627年在波蘭中部還有倖存者。為大型黑色動物,肩高1.8公尺(6呎),角展開向前彎曲。有些德國育種工作者宣稱,他們自1945年以來用西班牙鬥牛與長角牛及其他品種的牛雜交,重新創造出這個品種,但他們育出的動物外貌雖像野牛,體型卻較小,可能不具備與原牛類似的遺傳成分。aurochs英語一詞有時會被錯指為歐洲野牛(Bison bonasus)。
野驢
馬科(Equidae)兩個種的統稱,尤指非洲野驢(Equus asinus, 即E. africanus);而與之近緣的亞洲野驢(E. hemionus)常被稱為騫驢,並依分布地區而定為多個亞種,如蒙古野驢(E.h. hemionus, 蒙古)、西藏野驢(E.h. kiang, 西藏)、中亞野驢(E. h. onager, 伊朗和土庫曼)、卡爾野驢(E.h. khur, 印度和巴基斯坦)、敘利亞野驢(E.h. hemippus, 很可能已經滅絕)。驢是騫驢的家養後代。
野驢是小型強健的動物,肩高90∼150公分(3∼5呎)。野驢體色淺於家驢。非洲野驢淡藍灰色至淺黃褐色。騫驢體色較淡,為淺紅色至灰黃色。兩者都有帶白色的吻部和腹部,短的深色直立鬃毛,缺額毛,具叢尾。大部分野驢有從鬃毛到尾部的深色斑紋,但僅非洲野驢的指名亞種(E.a. africanus, 亦稱努比亞野驢)和家驢一樣有橫過兩肩的醒目斑紋。騫驢與非洲野驢的差別在於前者腿較細長,耳較短(在馬與家驢之間),蹄相對較大。騫驢的鳴聲沒有非洲野驢那種「唏-呵」般的交替低調。野驢善於奔跑。蒙古野驢曾有每小時64.4公里(40哩)的速度紀錄。
野驢生活於荒漠,經常棲息在很乾旱的地區,那裡不能養育其他的大型獸類。非洲野驢有領域行為,成年雄體在其領域內凌駕於其他野驢之上。僅有雌體和它的幼仔之間才存在牢固的群體關係。個體在移動時才偶然成群。蒙古野驢群居,每群由一雄體和幾頭雌體以及一些幼體組成。這些家族群在冬季集合成大的集群。在古代,騫驢,特別是西南亞野驢曾被馴養,並訓練供役使用。但後來讓位於更健壯的家驢。由於獵捕以及家畜的競爭,亞洲野驢和非洲野驢在其分布區內已變得稀少。非洲野驢和卡爾野驢被視為瀕危動物。其他地區性亞種,被視為衰落的種類。有幾個亞種在動物園圈養繁殖條件下已形成相當大的種。
野驢是小型強健的動物,肩高90∼150公分(3∼5呎)。野驢體色淺於家驢。非洲野驢淡藍灰色至淺黃褐色。騫驢體色較淡,為淺紅色至灰黃色。兩者都有帶白色的吻部和腹部,短的深色直立鬃毛,缺額毛,具叢尾。大部分野驢有從鬃毛到尾部的深色斑紋,但僅非洲野驢的指名亞種(E.a. africanus, 亦稱努比亞野驢)和家驢一樣有橫過兩肩的醒目斑紋。騫驢與非洲野驢的差別在於前者腿較細長,耳較短(在馬與家驢之間),蹄相對較大。騫驢的鳴聲沒有非洲野驢那種「唏-呵」般的交替低調。野驢善於奔跑。蒙古野驢曾有每小時64.4公里(40哩)的速度紀錄。
野驢生活於荒漠,經常棲息在很乾旱的地區,那裡不能養育其他的大型獸類。非洲野驢有領域行為,成年雄體在其領域內凌駕於其他野驢之上。僅有雌體和它的幼仔之間才存在牢固的群體關係。個體在移動時才偶然成群。蒙古野驢群居,每群由一雄體和幾頭雌體以及一些幼體組成。這些家族群在冬季集合成大的集群。在古代,騫驢,特別是西南亞野驢曾被馴養,並訓練供役使用。但後來讓位於更健壯的家驢。由於獵捕以及家畜的競爭,亞洲野驢和非洲野驢在其分布區內已變得稀少。非洲野驢和卡爾野驢被視為瀕危動物。其他地區性亞種,被視為衰落的種類。有幾個亞種在動物園圈養繁殖條件下已形成相當大的種。
黑熊;亞洲黑熊
學名Selenarctos thibetanus。熊科(Ursidae)中亞和東亞熊。雜食性動物,以昆蟲、堅果、蜂巢、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腐屍為食。偶食家養動物。日本阿努伊人認為黑熊是神獸,而中國人認為牠是增加精力的珍寶。因後者及其他的緣故使得黑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品種紅皮書中。黑熊皮毛黑亮(有時為淺棕色),胸前有灰白色新月形斑紋。頸和肩部的粗長毛形成鬃毛。生活在森林和灌叢地帶。夏季棲息範圍到海拔3,600公尺(11,800呎)處,秋天變得肥胖,到海拔1,500公尺(5,000呎)或更低處越冬,大部時間在冬眠。成年熊體重約110公斤(242磅),肩高平均約130∼160公分(52∼64吋),尾長7∼10公分(3∼4吋)。一窩2仔,妊娠期6個月。
偶蹄動物
偶蹄目(Artiodactyla)所有哺乳動物的通稱,特徵為具偶蹄,第3、4趾同等發育,以此支持體重,其餘各趾退化;胃複雜,腸長,草食性,為草食哺乳動物的一個大類群。許多種類為人們所熟悉,一度是各大陸占優勢的草食動物。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除兩極區域及澳大利亞外,各地均有原產者。其分布受氣候影響。多數種分布範圍廣,少數種如亨特氏糜羚及索馬里跳羚僅分布東非一小範圍內。體中型或大型,骨骼適於奔跑。無飛翔、穴居或水棲種類。其肉、乳、皮、毛和骨均可利用,在經濟和文化上具有重要意義,西元前7000年左右近東就開始馴養山羊和綿羊。前3000年以前已開始馴養牛和豬。但野生偶蹄類多次遭大量獵殺,數目日趨減少,直到近日才得到一些保護。
多數種類在繁殖地區及取食地區間,以及在不同的取食地間,有季節性遷徙。比起僅僅生活在一個地區來,這樣可以保證更多的個體(亦即更大的生物量)得以生存。美洲黑尾鹿(Odocoileus hemionus)初雪後離開高海拔的高山夏季草場;冬末雪融化後幾週又返回。偶蹄類雖給人千百成群的印象,但有些單獨活動,更多的僅結成家族群。集合成群的意義為便於禦敵。當遇到天敵時,群體中一隻逃跑,所有其他個體均隨之逃跑。年老個體能引導年幼個體尋找水源、取食地或交配處。年輕雄體通常與雌體及幼體分群,但居首的雄獸可能伴隨雌獸。可是,雌麃平時僅與仔獸及前一年所生幼獸在一起,僅在交配季節發情的雌獸才與雄獸共處。赤鹿的雌體除繁殖期外,與雄體分群。林棲種類獨居,僅交配期尋偶。雌駝鹿僅帶著當年的仔鹿活動,並驅趕其去年所生的幼獸和其他成體,甚至連小群也不形成。對於獨居的動物,要保衛的領域僅指食源和棲居之處。但對於社群性動物,則領域與生育活動有關,且通常僅由少數特定雄獸來保衛。
妊娠期隨種而異,鼷鹿4個月,野駱駝14個月,長頸鹿14個月以上。在溫帶春季或夏初產仔,在熱帶多在雨季或雨季後產仔。多數種類每產一仔,但麞(Hydropotes inermis)每產2∼3仔,騾鹿、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麃、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藍牛(Boselaphus tragocamelus)、四角羚(Tetracerus quadricornis)和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通常每窩產2仔。野豬幾乎不照管幼仔,出生後幼仔自尋乳頭。反芻偶蹄類母獸於產後常食去胎盤、胎膜及幼仔的糞尿,並舔舐其體。偶蹄類通常為早成性,初生時體重可達母體重的1/10.
為逃避食肉動物捕食,偶蹄類須高速奔跑。疣豬最高時速為每小時48公里(30哩),野駱駝為14∼16公里(9∼10哩),長頸鹿超過48公里(30哩),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為56公里(35哩),湯姆森氏羚(Thomson's gazelle)超過80公里(50哩)。
偶蹄類以植物為食,無須像食肉動物那樣主動地設法捕食獵物;但草類食物消化較困難,因此較進化的偶蹄類演化出反芻的本領。植物的營養成分並不差,如嫩草中含有5%的蛋白質、1%的脂肪、3%的礦物質、20%的醣類、71%的水;草長老後,醣類增至75%,水分大為減少。
由於消化系統較食肉類為大,而又須逃避天敵追捕,故肢骨特化以求適應。腿的主要支重軸通過第3和第4趾之間,以第3、4趾支持體重,兩側的第2和第5趾退化。踝部距骨上面和下面有圓形關節面,距骨後面與跟骨間也有一個關節,三個關節近乎在互相平行的平面上,因此距骨能垂直轉動。尺骨退化。肱骨大,有一個大隆起(大轉子)。腓骨退化。股骨有兩個隆起(大轉子及小轉子),但無奇蹄目所特有的第3轉子。駱駝及反芻類腿長。反芻類以趾尖行走,四肢肌遠端附著點位置高,僅肌鍵延伸至肢端,從而減少慣性對速度的影響。前腿第3和第4掌骨,以及後腿的第3和第4蹠骨癒合成炮骨,這些都適應於快速奔跑。肩帶無鎖骨。無陰莖骨。
鹿類多有角,除馴鹿外,角僅見於雄體,其角連於額骨,實心,分叉;定期脫落並再生,生長期覆以一層具細毛的皮膚。其角用以於發情期爭鬥,及砍刮樹木以標誌領域,牛科動物的角兩性均有,不分叉,不脫落,長頸鹿的角連於頂骨。最古老的偶蹄類和現代豬屬(Sus)的種類,上、下腭每側各有3枚門齒、1枚犬齒、4枚前臼齒和3枚臼齒。在演化過程中,偶蹄類前牙數減少,除野豬犬齒發達外,大多數種類犬齒退化,豬類臼齒牙冠低,許多牛科動物及叉角羚則牙冠高,反芻動物的臼齒為月齒。
豬的胃大而不分室,近賁門處呈囊狀,有盲腸。河馬胃分室,無盲腸。駱駝胃分3室(無重瓣胃與皺胃之分)。反芻類的胃分4室。食物先進入瘤胃,軟化後返入口中細嚼,再經蜂巢胃、重瓣胃(以上三部分均為食管的變形)入皺胃(真胃),有些偶蹄動物能耐受缺水的條件,如駱駝。睪丸降至體外陰囊中,但在非繁殖季節可縮回腹腔裡。母豬的乳頭數較多,反芻類僅有2∼4個乳頭。
偶蹄類可能由在始新世已絕滅的有踝節類衍生而來。在漸新世時,一度占優勢的奇蹄類衰微之後,最原始的偶蹄類一度成為優勢的類群。偶蹄目約150種,分為3個亞目︰
一、豬亞目(Suiformes)。牙齊全,低冠牙,腿短,4趾,有4個附目︰(1)古齒附目(Palaeodonta)。已絕滅,生活於始新世至中新世;最原始,腦小;下分兩個總科,共8科,約30個屬。(2)豬附目(Suina)。包括兩個現存科︰1.豬科(Suidae)。分布於舊大陸,有5個現生屬和22個化石屬。2.美洲野豬科(Tayassuidae)。比豬科少一對門齒和一對前臼齒。犬齒小,頰牙原始,後腿有炮骨。(3)彎齒附目(Ancodonta)。僅河馬科(Hippopotamidae)。分布在非洲,現存2種;還有3個絕滅的科。(4)丘齒獸附目(Oreodonta)。已絕滅,2科。
二、駝亞目(Tylopoda)。上門齒和前臼齒數減少,臼齒齒形,有炮骨,足2趾。現存僅駱駝科(Camelidae)一科。分布於南美南部、亞洲和北非;紅血球卵圓形,無膽囊。另有3個絕滅科。
三、反芻亞目(Ruminantia)。無上門齒,下犬齒似門齒,足2趾。下分兩個附目︰(1)鼷鹿附目(Tragulina)。1.鼷鹿總科(Traguloidea),僅鼷鹿科(Tragulidae)一科現存。2.Amphimerycoidea總科,均已絕滅。(2)新反芻附目(Pecora),多有角,無上犬齒,聽泡中空,胃4室。1.長頸鹿總科(Giraffoidea)。a. 長頸鹿科(Giraffidae),長頸鹿、加狓現存。b. Palaeomerycidae科,已絕滅。2.鹿總科(Cervoidea)。a. 鹿科(Cervidae),現存,下分麝亞科(Moschinae)、麂亞科(Muntiacinae)、白尾鹿亞科(Odocoileinae),及鹿亞科(Cervinae)。3.牛總科(Bovidea)。a. 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現存。b. 牛科(Bovidae),現存,下分牛亞科(Bovinae,如牛類及某些羚)、小羚羊亞科(Cephalophinae,屬羚類)、馬羚亞科(Hippotraginae,屬羚類)、糜羚亞科(Alcelaphinae,屬羚類)、羚羊亞科(Antilopinae,屬羚類)及羊亞科(Caprinae,如山羊、綿羊)。
多數種類在繁殖地區及取食地區間,以及在不同的取食地間,有季節性遷徙。比起僅僅生活在一個地區來,這樣可以保證更多的個體(亦即更大的生物量)得以生存。美洲黑尾鹿(Odocoileus hemionus)初雪後離開高海拔的高山夏季草場;冬末雪融化後幾週又返回。偶蹄類雖給人千百成群的印象,但有些單獨活動,更多的僅結成家族群。集合成群的意義為便於禦敵。當遇到天敵時,群體中一隻逃跑,所有其他個體均隨之逃跑。年老個體能引導年幼個體尋找水源、取食地或交配處。年輕雄體通常與雌體及幼體分群,但居首的雄獸可能伴隨雌獸。可是,雌麃平時僅與仔獸及前一年所生幼獸在一起,僅在交配季節發情的雌獸才與雄獸共處。赤鹿的雌體除繁殖期外,與雄體分群。林棲種類獨居,僅交配期尋偶。雌駝鹿僅帶著當年的仔鹿活動,並驅趕其去年所生的幼獸和其他成體,甚至連小群也不形成。對於獨居的動物,要保衛的領域僅指食源和棲居之處。但對於社群性動物,則領域與生育活動有關,且通常僅由少數特定雄獸來保衛。
妊娠期隨種而異,鼷鹿4個月,野駱駝14個月,長頸鹿14個月以上。在溫帶春季或夏初產仔,在熱帶多在雨季或雨季後產仔。多數種類每產一仔,但麞(Hydropotes inermis)每產2∼3仔,騾鹿、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麃、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藍牛(Boselaphus tragocamelus)、四角羚(Tetracerus quadricornis)和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通常每窩產2仔。野豬幾乎不照管幼仔,出生後幼仔自尋乳頭。反芻偶蹄類母獸於產後常食去胎盤、胎膜及幼仔的糞尿,並舔舐其體。偶蹄類通常為早成性,初生時體重可達母體重的1/10.
為逃避食肉動物捕食,偶蹄類須高速奔跑。疣豬最高時速為每小時48公里(30哩),野駱駝為14∼16公里(9∼10哩),長頸鹿超過48公里(30哩),非洲水牛(Syncerus caffer)為56公里(35哩),湯姆森氏羚(Thomson's gazelle)超過80公里(50哩)。
偶蹄類以植物為食,無須像食肉動物那樣主動地設法捕食獵物;但草類食物消化較困難,因此較進化的偶蹄類演化出反芻的本領。植物的營養成分並不差,如嫩草中含有5%的蛋白質、1%的脂肪、3%的礦物質、20%的醣類、71%的水;草長老後,醣類增至75%,水分大為減少。
由於消化系統較食肉類為大,而又須逃避天敵追捕,故肢骨特化以求適應。腿的主要支重軸通過第3和第4趾之間,以第3、4趾支持體重,兩側的第2和第5趾退化。踝部距骨上面和下面有圓形關節面,距骨後面與跟骨間也有一個關節,三個關節近乎在互相平行的平面上,因此距骨能垂直轉動。尺骨退化。肱骨大,有一個大隆起(大轉子)。腓骨退化。股骨有兩個隆起(大轉子及小轉子),但無奇蹄目所特有的第3轉子。駱駝及反芻類腿長。反芻類以趾尖行走,四肢肌遠端附著點位置高,僅肌鍵延伸至肢端,從而減少慣性對速度的影響。前腿第3和第4掌骨,以及後腿的第3和第4蹠骨癒合成炮骨,這些都適應於快速奔跑。肩帶無鎖骨。無陰莖骨。
鹿類多有角,除馴鹿外,角僅見於雄體,其角連於額骨,實心,分叉;定期脫落並再生,生長期覆以一層具細毛的皮膚。其角用以於發情期爭鬥,及砍刮樹木以標誌領域,牛科動物的角兩性均有,不分叉,不脫落,長頸鹿的角連於頂骨。最古老的偶蹄類和現代豬屬(Sus)的種類,上、下腭每側各有3枚門齒、1枚犬齒、4枚前臼齒和3枚臼齒。在演化過程中,偶蹄類前牙數減少,除野豬犬齒發達外,大多數種類犬齒退化,豬類臼齒牙冠低,許多牛科動物及叉角羚則牙冠高,反芻動物的臼齒為月齒。
豬的胃大而不分室,近賁門處呈囊狀,有盲腸。河馬胃分室,無盲腸。駱駝胃分3室(無重瓣胃與皺胃之分)。反芻類的胃分4室。食物先進入瘤胃,軟化後返入口中細嚼,再經蜂巢胃、重瓣胃(以上三部分均為食管的變形)入皺胃(真胃),有些偶蹄動物能耐受缺水的條件,如駱駝。睪丸降至體外陰囊中,但在非繁殖季節可縮回腹腔裡。母豬的乳頭數較多,反芻類僅有2∼4個乳頭。
偶蹄類可能由在始新世已絕滅的有踝節類衍生而來。在漸新世時,一度占優勢的奇蹄類衰微之後,最原始的偶蹄類一度成為優勢的類群。偶蹄目約150種,分為3個亞目︰
一、豬亞目(Suiformes)。牙齊全,低冠牙,腿短,4趾,有4個附目︰(1)古齒附目(Palaeodonta)。已絕滅,生活於始新世至中新世;最原始,腦小;下分兩個總科,共8科,約30個屬。(2)豬附目(Suina)。包括兩個現存科︰1.豬科(Suidae)。分布於舊大陸,有5個現生屬和22個化石屬。2.美洲野豬科(Tayassuidae)。比豬科少一對門齒和一對前臼齒。犬齒小,頰牙原始,後腿有炮骨。(3)彎齒附目(Ancodonta)。僅河馬科(Hippopotamidae)。分布在非洲,現存2種;還有3個絕滅的科。(4)丘齒獸附目(Oreodonta)。已絕滅,2科。
二、駝亞目(Tylopoda)。上門齒和前臼齒數減少,臼齒齒形,有炮骨,足2趾。現存僅駱駝科(Camelidae)一科。分布於南美南部、亞洲和北非;紅血球卵圓形,無膽囊。另有3個絕滅科。
三、反芻亞目(Ruminantia)。無上門齒,下犬齒似門齒,足2趾。下分兩個附目︰(1)鼷鹿附目(Tragulina)。1.鼷鹿總科(Traguloidea),僅鼷鹿科(Tragulidae)一科現存。2.Amphimerycoidea總科,均已絕滅。(2)新反芻附目(Pecora),多有角,無上犬齒,聽泡中空,胃4室。1.長頸鹿總科(Giraffoidea)。a. 長頸鹿科(Giraffidae),長頸鹿、加狓現存。b. Palaeomerycidae科,已絕滅。2.鹿總科(Cervoidea)。a. 鹿科(Cervidae),現存,下分麝亞科(Moschinae)、麂亞科(Muntiacinae)、白尾鹿亞科(Odocoileinae),及鹿亞科(Cervinae)。3.牛總科(Bovidea)。a. 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現存。b. 牛科(Bovidae),現存,下分牛亞科(Bovinae,如牛類及某些羚)、小羚羊亞科(Cephalophinae,屬羚類)、馬羚亞科(Hippotraginae,屬羚類)、糜羚亞科(Alcelaphinae,屬羚類)、羚羊亞科(Antilopinae,屬羚類)及羊亞科(Caprinae,如山羊、綿羊)。
犰狳
犰狳科(Dasypodidae)身被鱗甲的哺乳動物,主要分布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共20種。大部分種類棲息於開闊地帶,如草原,但某些種類則生活於森林中。所有犰狳身體的很大部分,包括頭部和大部分種類的腿和尾部,覆蓋著一組板片狀結構,稱為背甲。除了一個種以外,所有犰狳的背甲均幾乎無毛。背甲由堅韌的骨質鱗片構成,鱗片來自皮膚組織,橫向排列成能活動的條帶狀。三帶、六帶、九帶犰狳即得名於其鱗片排列成的條帶數目。僅一種,即九帶犰狳(Dasypus novemcinctus)可見於美國。自1800年代首次在德克薩斯州發現以來,其分布範圍已擴展到其他幾個州。在某些地區,九帶犰狳的一些個體常常只有8條帶。分布範圍最南的犰狳包括小犰狳(Zaedyus pichiy, 常見於阿根廷)和多毛犰狳(Chaetophractus villosus, 分布範圍遠至智利南部)。
犰狳身軀粗壯、爪彎曲而有力,具有類似豬獠牙的簡單牙齒,缺乏琺瑯質。體型大小不一,美國的九帶犰狳一般約有76公分(30吋),阿根廷中部的粉紅色仙犰狳(Chlamyphorus truncatus)全長只有16公分(6吋)左右,而危險的巨犰狳(Priodontes maximus)約1.5公尺(5呎),重達30公斤(66磅)。巨犰狳生活於亞馬遜盆地和鄰近的草原。
犰狳獨棲,或成對、成群棲息。夜間活動,棲於地穴,以白蟻和其他昆蟲、植物、小動物和某些腐肉為食。白天挖穴可達6公尺(20呎),在地下延伸1.5公尺(5呎),入口多達12個。每一種類的地穴依其體型大小和形狀來挖;其他一些動物也把這些地穴當作掩護。因為犰狳有挖洞穴的習性,所以許多地區視牠們為有害生物。南美洲許多地方還食其肉。普通九帶犰狳被拿來作痲瘋研究,因為牠們天生易患此病,而導致痲瘋的病菌不能在實驗室培養出來。
犰狳天生膽怯,遭到威脅時即退回地穴,若在開闊地受到攻擊就縮回四肢,讓甲冑著地;三帶犰狳(三帶犰狳屬〔Tolypeutes〕)能縮成一團硬球狀,以保護其脆弱的下部。粉紅色仙犰狳和伯邁斯特利氏犰狳(Burmeisteria retusa)在後腿上生有豎立的甲板,用以阻塞地洞的入口。有時也逃跑鑽進地洞,或用爪撲向進攻者。九帶犰狳在受驚時會垂直跳躍。一旦被捕獲,會馬上裝死。無論是身體變僵硬或鬆弛無力,都能一動也不動。如果此法無法奏效,則開始猛烈的反擊。九帶犰狳遇水時有兩種選擇:因為甲冑十分厚重,所以浮不起來,第一個選擇是憋氣繼續行走,穿過水體。另一個方法是大吸一口氣到消化系統,使其能漂浮起來,然後游開。據說牠們在逃跑或激動時會發出幾種聲響。多毛犰狳會咆哮,七絆犰狳(D. hybridus)則會發出粗嘎的簡短聲響,類似人類舌頭快速振動的聲音。
每產1∼12仔。九帶犰狳的幼仔外形完全相同,由同一受精卵發育而成,這種現象稱作多胚(polyembryony)。九帶犰狳的妊娠期為4個月,但不包括從卵受精到受精卵植入子宮壁這段期間的幾個月。幼仔出生時十分柔軟,皮膚似皮革,出生幾個小時之後就能行走。壽命約有12∼15年之久。
犰狳身軀粗壯、爪彎曲而有力,具有類似豬獠牙的簡單牙齒,缺乏琺瑯質。體型大小不一,美國的九帶犰狳一般約有76公分(30吋),阿根廷中部的粉紅色仙犰狳(Chlamyphorus truncatus)全長只有16公分(6吋)左右,而危險的巨犰狳(Priodontes maximus)約1.5公尺(5呎),重達30公斤(66磅)。巨犰狳生活於亞馬遜盆地和鄰近的草原。
犰狳獨棲,或成對、成群棲息。夜間活動,棲於地穴,以白蟻和其他昆蟲、植物、小動物和某些腐肉為食。白天挖穴可達6公尺(20呎),在地下延伸1.5公尺(5呎),入口多達12個。每一種類的地穴依其體型大小和形狀來挖;其他一些動物也把這些地穴當作掩護。因為犰狳有挖洞穴的習性,所以許多地區視牠們為有害生物。南美洲許多地方還食其肉。普通九帶犰狳被拿來作痲瘋研究,因為牠們天生易患此病,而導致痲瘋的病菌不能在實驗室培養出來。
犰狳天生膽怯,遭到威脅時即退回地穴,若在開闊地受到攻擊就縮回四肢,讓甲冑著地;三帶犰狳(三帶犰狳屬〔Tolypeutes〕)能縮成一團硬球狀,以保護其脆弱的下部。粉紅色仙犰狳和伯邁斯特利氏犰狳(Burmeisteria retusa)在後腿上生有豎立的甲板,用以阻塞地洞的入口。有時也逃跑鑽進地洞,或用爪撲向進攻者。九帶犰狳在受驚時會垂直跳躍。一旦被捕獲,會馬上裝死。無論是身體變僵硬或鬆弛無力,都能一動也不動。如果此法無法奏效,則開始猛烈的反擊。九帶犰狳遇水時有兩種選擇:因為甲冑十分厚重,所以浮不起來,第一個選擇是憋氣繼續行走,穿過水體。另一個方法是大吸一口氣到消化系統,使其能漂浮起來,然後游開。據說牠們在逃跑或激動時會發出幾種聲響。多毛犰狳會咆哮,七絆犰狳(D. hybridus)則會發出粗嘎的簡短聲響,類似人類舌頭快速振動的聲音。
每產1∼12仔。九帶犰狳的幼仔外形完全相同,由同一受精卵發育而成,這種現象稱作多胚(polyembryony)。九帶犰狳的妊娠期為4個月,但不包括從卵受精到受精卵植入子宮壁這段期間的幾個月。幼仔出生時十分柔軟,皮膚似皮革,出生幾個小時之後就能行走。壽命約有12∼15年之久。
盤羊
最大的現存野生羊類。學名為Ovis ammon。棲息在中亞東部的高原地帶。肩高1.3公尺(4呎),體重約140公斤(300磅)。雄體具大角,帕米爾盤羊雄體的大角尤為碩大,長度可達1.8公尺(6呎)以上。
盤羊
最大的現存野生羊類。學名為Ovis ammon。棲息在中亞東部的高原地帶。肩高1.3公尺(4呎),體重約140公斤(300磅)。雄體具大角,帕米爾盤羊雄體的大角尤為碩大,長度可達1.8公尺(6呎)以上。
北極狐
學名Alopex lagopus。分布遍及北極,常棲於近海苔原和山地的犬科(Canidae)動物。耳短而圓,吻短,蹠有毛,以適應氣候。體長50∼60公分(20∼24吋),尾長30公分,體重約3∼8公斤(6.6∼17磅)。毛色分為「白色」型或「藍色」型。白色型個體夏季為淺灰褐色,冬季為白色;藍色型夏季為淺灰色,冬季為藍灰色。穴居,全天活動。雜食性,常跟隨北極熊,食其剩下的獵物。每年繁殖一次,一窩多至14隻黑毛幼狐。妊娠期約52天,4∼6月之間產仔,幼仔黑色。毛皮珍貴。
北極狐
學名Alopex lagopus。分布遍及北極,常棲於近海苔原和山地的犬科(Canidae)動物。耳短而圓,吻短,蹠有毛,以適應氣候。體長50∼60公分(20∼24吋),尾長30公分,體重約3∼8公斤(6.6∼17磅)。毛色分為「白色」型或「藍色」型。白色型個體夏季為淺灰褐色,冬季為白色;藍色型夏季為淺灰色,冬季為藍灰色。穴居,全天活動。雜食性,常跟隨北極熊,食其剩下的獵物。每年繁殖一次,一窩多至14隻黑毛幼狐。妊娠期約52天,4∼6月之間產仔,幼仔黑色。毛皮珍貴。
北極狐
學名Alopex lagopus。分布遍及北極,常棲於近海苔原和山地的犬科(Canidae)動物。耳短而圓,吻短,蹠有毛,以適應氣候。體長50∼60公分(20∼24吋),尾長30公分,體重約3∼8公斤(6.6∼17磅)。毛色分為「白色」型或「藍色」型。白色型個體夏季為淺灰褐色,冬季為白色;藍色型夏季為淺灰色,冬季為藍灰色。穴居,全天活動。雜食性,常跟隨北極熊,食其剩下的獵物。每年繁殖一次,一窩多至14隻黑毛幼狐。妊娠期約52天,4∼6月之間產仔,幼仔黑色。毛皮珍貴。
阿拉伯馬
最早的改良馬品種。快速、力強、體形美、聰明、溫馴而受人珍愛。其歷史並無明確記載,然西元7世紀時在阿拉伯一帶已有繁殖。許多現代輕型馬的優良品質均可溯源到阿拉伯馬。阿拉伯馬身材較小而堅實。頭小,眼突出,鼻孔寬大,肩隆明顯,背短。通常只有23節脊椎骨(其他品種多為24節),腿強、蹄小。體毛、尾毛、鬃毛纖細、帶絲綢光澤。毛色多樣,以灰色為主。身高約152公分(60吋),體重360∼450公斤(800∼1,000磅)。最著名的種馬場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內志(Najd)。但現在美國也育成許多優良的阿拉伯馬品種,美國阿拉伯馬登記處於1908年成立,後易名。
阿帕盧薩馬
美國常見的馬品種,據說在北美的內茲佩爾塞人印第安領地由野馬培育而成,而這些野馬又是西班牙探險者帶來的西班牙馬的後裔。因愛達荷州及華盛頓州的帕盧斯河(Palouse River)而得名。本品種呈習見的數種毛色︰可為純色,僅於臀部有一白斑,上有與體毛同色的多數小圓點;或全身散布小白點;亦可為白色、上綴色點。身高152∼160公分(60∼63吋),體重450∼500公斤(1,000∼1,100磅)。體輕而強健,可供多種用途。阿帕盧薩馬俱樂部於1938年組成。
類人猿;猿類
人猿超科(Hominoidea)長臂猿科(Hylobatidae, 長臂猿)和人科(Hominidae, 黑猩猩、小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人類)的無尾靈長類動物。人以外的猿類(類人猿)分布於非洲西部和中部以及東南亞的熱帶森林。類人猿與猴的差別在於完全無尾,有闌尾,腦的結構更為複雜。
大猩猩、黑猩猩、小黑猩猩和猩猩體型相對較大,外形與人相似,所以稱為大類人猿,而長臂猿則被稱為小類人猿。大類人猿的智力較猴和長臂猿高許多。例如,大類人猿能辨識出鏡裡的自己(除瓶鼻海豚外,猴子和其他非人類的動物都不能做到這點)。牠們也能進行抽象思考,學會類似語言方式的溝通技巧(至少在接受人類訓練之後能夠學會),在豢養的條件下能製作簡單的工具(但一些猩猩和黑猩猩種群在野外也能製造工具)。以前把大類人猿歸為單獨一科──猩猩科(Pongidae),但因為牠們與人類的關係極親,又因為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相互間的親緣關係不如黑猩猩與人之間那麼近,所以現在所有這些種類與人一起組成人科。人科內的大猩猩、黑猩猩和人又組成人亞科(Homininae),而猩猩則歸入牠們自己的亞科──猩猩亞科(Ponginae)。所有非人類的類人猿都被列為瀕危物種。
長臂猿(長臂猿科),一般靠擺盪移動(臂行),現已推論,所有類人猿的祖先都曾靠這種方式移動。非人類的類人猿都能輕易地站立或挺直身子坐著,偶而能夠直立行走,尤其是在攜帶物品時。類人猿的胸部寬闊,肩胛骨位於背側,肩部能作360度旋轉。尺骨與腕部的腕骨間有一塊軟骨墊(半月板),使得腕部動作極為靈活。脊骨的腰椎部(下背)僅有4∼6枚椎骨,而舊大陸猴卻有7枚乃至更多的椎骨。均無外尾,而殘餘的3∼6枚椎骨融合為一塊尾骨。
長臂猿和猩猩棲息於樹上,而大猩猩、黑猩猩和小黑猩猩則有些時間或大部分時間是在地面度過。非洲的類人猿(大猩猩、黑猩猩和小黑猩猩)四肢著地行走,牠們將前肢的長指頭彎曲起來以支撐身體。所有的類人猿都以果實和其他植物物質為主食,不過,偶而也吃小脊椎動物,黑猩猩還能獵食大型脊椎動物,尤其是猴子。大部分類人猿在夜間宿於樹上,除長臂猿外均會築巢以供睡眠之用。類人猿群體大小不一,從實際上獨棲的猩猩到喜歡群居的黑猩猩和小黑猩猩都有,黑猩猩和小黑猩猩或許組成上百隻乃至更多隻的群體生活。
人科和長臂猿科在約1,800萬年前開始趨異,但類人猿的進化史包括無數的滅絕形式,現在只能透過一些殘缺不全的遺骸認識其中的許多種類。已知最早的似人的種類來自埃及,其歷史可追溯到3,660萬年前。化石屬包括Catopithecus屬和埃及古猿屬(Aegyptopithecus),牠們可能是相繼出現的舊大陸猴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在更晚一些的沈積物中發現了化石上新猿屬(Pliopithecus)之類的化石,此屬一度被認為與長臂猿近緣,但現在已知該屬較長臂猿更為原始,而且早就與長臂猿分開往不同的方向進化。普羅猿屬(Proconsul)、非洲猿屬(Afropithecus)、森林古猿屬(Dryopithecus)和西瓦古猿屬(Sivapithecus)等與現代的類人猿親緣關係較近,西瓦古猿屬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大猩猩、黑猩猩、小黑猩猩和猩猩體型相對較大,外形與人相似,所以稱為大類人猿,而長臂猿則被稱為小類人猿。大類人猿的智力較猴和長臂猿高許多。例如,大類人猿能辨識出鏡裡的自己(除瓶鼻海豚外,猴子和其他非人類的動物都不能做到這點)。牠們也能進行抽象思考,學會類似語言方式的溝通技巧(至少在接受人類訓練之後能夠學會),在豢養的條件下能製作簡單的工具(但一些猩猩和黑猩猩種群在野外也能製造工具)。以前把大類人猿歸為單獨一科──猩猩科(Pongidae),但因為牠們與人類的關係極親,又因為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相互間的親緣關係不如黑猩猩與人之間那麼近,所以現在所有這些種類與人一起組成人科。人科內的大猩猩、黑猩猩和人又組成人亞科(Homininae),而猩猩則歸入牠們自己的亞科──猩猩亞科(Ponginae)。所有非人類的類人猿都被列為瀕危物種。
長臂猿(長臂猿科),一般靠擺盪移動(臂行),現已推論,所有類人猿的祖先都曾靠這種方式移動。非人類的類人猿都能輕易地站立或挺直身子坐著,偶而能夠直立行走,尤其是在攜帶物品時。類人猿的胸部寬闊,肩胛骨位於背側,肩部能作360度旋轉。尺骨與腕部的腕骨間有一塊軟骨墊(半月板),使得腕部動作極為靈活。脊骨的腰椎部(下背)僅有4∼6枚椎骨,而舊大陸猴卻有7枚乃至更多的椎骨。均無外尾,而殘餘的3∼6枚椎骨融合為一塊尾骨。
長臂猿和猩猩棲息於樹上,而大猩猩、黑猩猩和小黑猩猩則有些時間或大部分時間是在地面度過。非洲的類人猿(大猩猩、黑猩猩和小黑猩猩)四肢著地行走,牠們將前肢的長指頭彎曲起來以支撐身體。所有的類人猿都以果實和其他植物物質為主食,不過,偶而也吃小脊椎動物,黑猩猩還能獵食大型脊椎動物,尤其是猴子。大部分類人猿在夜間宿於樹上,除長臂猿外均會築巢以供睡眠之用。類人猿群體大小不一,從實際上獨棲的猩猩到喜歡群居的黑猩猩和小黑猩猩都有,黑猩猩和小黑猩猩或許組成上百隻乃至更多隻的群體生活。
人科和長臂猿科在約1,800萬年前開始趨異,但類人猿的進化史包括無數的滅絕形式,現在只能透過一些殘缺不全的遺骸認識其中的許多種類。已知最早的似人的種類來自埃及,其歷史可追溯到3,660萬年前。化石屬包括Catopithecus屬和埃及古猿屬(Aegyptopithecus),牠們可能是相繼出現的舊大陸猴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在更晚一些的沈積物中發現了化石上新猿屬(Pliopithecus)之類的化石,此屬一度被認為與長臂猿近緣,但現在已知該屬較長臂猿更為原始,而且早就與長臂猿分開往不同的方向進化。普羅猿屬(Proconsul)、非洲猿屬(Afropithecus)、森林古猿屬(Dryopithecus)和西瓦古猿屬(Sivapithecus)等與現代的類人猿親緣關係較近,西瓦古猿屬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鬣羊
學名Ammotragus Lervia。非洲北部的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動物。非洲唯一的野生綿羊。肩高約102公分(40吋)。喉部和前身生有柔軟的長毛。角半圓形,先向外,再向後,然後向裡直盤到頸部上方,長毛和彎角在雄體身上最明顯。棲息在乾旱的山區或丘陵地帶,以小家族群活動。可不飲水而生活5天左右。受到威脅時,站著不動,黃褐色的毛與周圍的岩石混為一體,從而隱蔽自己。
羚類
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多種草食獸類的統稱,包括綿羊、山羊和牛。叉角羚科(Antilocapridae)的叉角羚(pronghorn)有時也稱為antelope。因此,羚一詞並無確切的動物學定義。羚為偶蹄,體細長優美,行動敏捷,棲於平原。多分布於非洲,其餘(除北美叉角羚外)分布於歐亞大陸。
非洲的侏儒島羚(royal antelope; 學名Neotragus pygmaeus)肩高25公分(10吋),非洲巨大角斑羚(學名Taurotragus derbianus; 參閱大角斑羚〔eland〕條)肩高175公分。雄獸具獨特的往後彎曲的角,雌獸有時亦有角。角的形狀不一,有的短而尖利,如小羚羊(duiker; 小羚羊屬〔Cephalophus〕和灰小羚羊屬〔Sylvicapra〕);有的螺旋狀盤扭,如捻角羚(kudu; 林羚屬〔Tragelaphus〕);有的長而呈豎琴狀,如黑斑羚(impala; 黑斑羚屬〔Aepyceros〕)。《紅皮書》(Red Data Book)中,一部分羚已列為稀有和瀕危動物。阿拉伯大羚羊(Oryx leucoryx;參閱大羚羊〔oryx〕條)、貂羚(sable antelope; 學名Hippotragus Niger Variani)等幾乎已經絕跡。
非洲的侏儒島羚(royal antelope; 學名Neotragus pygmaeus)肩高25公分(10吋),非洲巨大角斑羚(學名Taurotragus derbianus; 參閱大角斑羚〔eland〕條)肩高175公分。雄獸具獨特的往後彎曲的角,雌獸有時亦有角。角的形狀不一,有的短而尖利,如小羚羊(duiker; 小羚羊屬〔Cephalophus〕和灰小羚羊屬〔Sylvicapra〕);有的螺旋狀盤扭,如捻角羚(kudu; 林羚屬〔Tragelaphus〕);有的長而呈豎琴狀,如黑斑羚(impala; 黑斑羚屬〔Aepyceros〕)。《紅皮書》(Red Data Book)中,一部分羚已列為稀有和瀕危動物。阿拉伯大羚羊(Oryx leucoryx;參閱大羚羊〔oryx〕條)、貂羚(sable antelope; 學名Hippotragus Niger Variani)等幾乎已經絕跡。
食蟻獸
無牙食蟲哺乳動物,共4種,分布於墨西哥南部至巴拉圭,以及阿根廷和巴拉圭北部的熱帶稀樹草原和森林。均尾長,頭長,鼻嘴部呈管狀。口開於吻端,形小。唾液腺大,可將帶黏性的唾液分泌到形似蠕蟲的舌上,大食蟻獸的舌可長達60公分(24吋)。食蟻獸獨棲或成雙地生活(通常是母獸及其幼仔生活在一起),主要以螞蟻和白蟻為食。食蟻獸以前足上長而銳利的彎爪將螞蟻和白蟻的巢扒開,然後將長舌伸入巢中舔食這些昆蟲;其爪亦用於防禦。大食蟻獸和體型較小的小食蟻獸在受到威脅時用其後足和尾部支撐身體呈鼎立狀,從而騰出前肢來揮打進攻者。
大食蟻獸
大食蟻獸(Myrmecophaga tridactyla)有時亦稱蟻熊,是食蟻獸科體型最大的種,以委內瑞拉熱帶草原(拉諾斯〔Llanos〕)的大食蟻獸最為著名,在此處該種仍很常見。大食蟻獸一度見於中美洲的低地森林,現仍見於亞馬遜盆地,向南分布到巴拉圭和阿根廷的草原。體灰色,每側肩部均有一條黑色的條紋,鑲有白邊,對角線狀分布;體長(包括毛茸茸的長尾)達1.8公尺(6呎),重達40公斤(88磅)。大食蟻獸棲息於地上,主要在白天活動,但棲息於人類居住地附近者於夜間更為活躍。
嗅覺敏銳,藉以尋覓蟻類,以曳行的方式移動,身體的重量靠前足的側面和指節來支撐。受到攻擊時能笨拙地快跑。大食蟻獸也善游泳。大食蟻獸似乎無固定的巢穴或其他休息地點,而是選擇一個隱蔽處所蜷曲身體休息,將碩大的尾巴覆蓋頭部和身體。妊娠期約190天,每產一仔。幼仔的外形與成體相似,出生後2∼3週至1歲左右,幼仔於母體走動時伏於其背上。生活於拉諾斯平原的個體間,正常活動範圍(巢域)相互重疊,面積可達2500公頃(6,000)。大食蟻獸是壽命最長的食蟻獸;據報導曾有人飼養的一隻大食蟻獸存活了25年。
小食蟻獸
與大食蟻獸不同,小食蟻獸(小食蟻獸屬〔Tamandua〕)既能地棲也能樹棲。本屬有兩種,體型大小相似(體長均約1.2公尺〔4呎〕,包括幾乎無毛、能纏捲的尾,用以攀爬)。體毛通常黃褐色,圍繞肩部和軀體有淺黑色馬甲狀的被毛,但有些個體全身被毛均為黃褐色或純黑色。與大食蟻獸相比,小食蟻獸的被毛較短,鼻口部亦成比例地較短。
小食蟻獸的英文名tamandua源出巴西東部的圖皮語(Tupi),意為「捕螞蟻者」。小食蟻獸既食白蟻亦食螞蟻,常常日復一日地走著同一條小徑去覓食。雖然有許多蟻種可食,小食蟻獸對食物卻很挑剔,在特定的群落中只取食數量相對不多的螞蟻,並躲避可造成劇痛的蜇刺或叮咬的種類,如兵蟻(軍蟻屬〔Eciton〕)。小食蟻獸利用空心樹木或原木或挖地為巢,各個體的活動範圍約75公頃(185)。北方小食蟻獸(墨西哥小食蟻獸〔T. mexicana〕)分布於墨西哥東部到南美洲西北部。南方小食蟻獸(四趾小食蟻獸〔T. tetradactyla〕)生活於千里達島向南到阿根廷北部。
絲棉食蟻獸
亦稱二趾食蟻獸、倭食蟻獸或侏儒食蟻獸,是體型最小、研究最少的食蟻獸。見於從墨西哥向南到玻利維亞和巴西地區。數量並不稀少,但不易見到,因為牠們夜間活動,並高棲於樹上。絲棉食蟻獸的偽裝能力極強,其皮毛的顏色和質地似來自木棉樹(參閱木棉〔kapok〕條)的種籽纖維。白晝時絲棉食蟻獸在成叢的熱帶藤蔓(參閱藤本植物〔liana〕條)中休息。
絲棉食蟻獸的體重難得超過300克(11盎斯),身體全長最多約44公分(17吋)。其體長的大約一半為多毛的能纏捲的尾部。毛皮淺黃色如絲,兩條前肢各有兩個爪(大食蟻獸和小食蟻獸則各有4個爪)。絲棉食蟻獸的眼睛很大,故夜間亦能搜尋食物。四足均有踵墊,且能與其各爪相對,故絲棉食蟻獸在森林中樹冠層的藤本植物間移動時能抓住小樹枝。雄體的領域面積5∼10公頃(12∼25)。此領域與幾頭雌體的領域相重疊。
分類
大食蟻獸和小食蟻獸構成食蟻獸科(Myrmecophagidae),而絲棉食蟻獸則構成自己的科(倭食蟻獸科〔Cyclopedidae〕),此兩科共同構成蠕舌亞目(Vermilingua)。各種食蟻獸與樹懶歸入異關節目(Xenarthra)的披毛亞目(Pilosa)。許多與食蟻獸目種類無親緣關係的動物也被稱為食蟻獸,如帶紋食蟻獸(參閱袋〔numbat〕條),其實是有袋類動物。有鱗食蟻獸即穿山甲,以前也歸入貧齒目(Edentata),但後來已列為單獨的目。具短喙的針鼴常稱有刺食蟻獸,但此種類屬單孔類,與食蟻獸的親緣關係更遠。非洲的土豚也具有與食蟻獸相似的管狀吻部,用以捕食蟻類,有時亦被稱為蟻熊,但在分類學上屬於另一個不同的目。
大食蟻獸
大食蟻獸(Myrmecophaga tridactyla)有時亦稱蟻熊,是食蟻獸科體型最大的種,以委內瑞拉熱帶草原(拉諾斯〔Llanos〕)的大食蟻獸最為著名,在此處該種仍很常見。大食蟻獸一度見於中美洲的低地森林,現仍見於亞馬遜盆地,向南分布到巴拉圭和阿根廷的草原。體灰色,每側肩部均有一條黑色的條紋,鑲有白邊,對角線狀分布;體長(包括毛茸茸的長尾)達1.8公尺(6呎),重達40公斤(88磅)。大食蟻獸棲息於地上,主要在白天活動,但棲息於人類居住地附近者於夜間更為活躍。
嗅覺敏銳,藉以尋覓蟻類,以曳行的方式移動,身體的重量靠前足的側面和指節來支撐。受到攻擊時能笨拙地快跑。大食蟻獸也善游泳。大食蟻獸似乎無固定的巢穴或其他休息地點,而是選擇一個隱蔽處所蜷曲身體休息,將碩大的尾巴覆蓋頭部和身體。妊娠期約190天,每產一仔。幼仔的外形與成體相似,出生後2∼3週至1歲左右,幼仔於母體走動時伏於其背上。生活於拉諾斯平原的個體間,正常活動範圍(巢域)相互重疊,面積可達2500公頃(6,000)。大食蟻獸是壽命最長的食蟻獸;據報導曾有人飼養的一隻大食蟻獸存活了25年。
小食蟻獸
與大食蟻獸不同,小食蟻獸(小食蟻獸屬〔Tamandua〕)既能地棲也能樹棲。本屬有兩種,體型大小相似(體長均約1.2公尺〔4呎〕,包括幾乎無毛、能纏捲的尾,用以攀爬)。體毛通常黃褐色,圍繞肩部和軀體有淺黑色馬甲狀的被毛,但有些個體全身被毛均為黃褐色或純黑色。與大食蟻獸相比,小食蟻獸的被毛較短,鼻口部亦成比例地較短。
小食蟻獸的英文名tamandua源出巴西東部的圖皮語(Tupi),意為「捕螞蟻者」。小食蟻獸既食白蟻亦食螞蟻,常常日復一日地走著同一條小徑去覓食。雖然有許多蟻種可食,小食蟻獸對食物卻很挑剔,在特定的群落中只取食數量相對不多的螞蟻,並躲避可造成劇痛的蜇刺或叮咬的種類,如兵蟻(軍蟻屬〔Eciton〕)。小食蟻獸利用空心樹木或原木或挖地為巢,各個體的活動範圍約75公頃(185)。北方小食蟻獸(墨西哥小食蟻獸〔T. mexicana〕)分布於墨西哥東部到南美洲西北部。南方小食蟻獸(四趾小食蟻獸〔T. tetradactyla〕)生活於千里達島向南到阿根廷北部。
絲棉食蟻獸
亦稱二趾食蟻獸、倭食蟻獸或侏儒食蟻獸,是體型最小、研究最少的食蟻獸。見於從墨西哥向南到玻利維亞和巴西地區。數量並不稀少,但不易見到,因為牠們夜間活動,並高棲於樹上。絲棉食蟻獸的偽裝能力極強,其皮毛的顏色和質地似來自木棉樹(參閱木棉〔kapok〕條)的種籽纖維。白晝時絲棉食蟻獸在成叢的熱帶藤蔓(參閱藤本植物〔liana〕條)中休息。
絲棉食蟻獸的體重難得超過300克(11盎斯),身體全長最多約44公分(17吋)。其體長的大約一半為多毛的能纏捲的尾部。毛皮淺黃色如絲,兩條前肢各有兩個爪(大食蟻獸和小食蟻獸則各有4個爪)。絲棉食蟻獸的眼睛很大,故夜間亦能搜尋食物。四足均有踵墊,且能與其各爪相對,故絲棉食蟻獸在森林中樹冠層的藤本植物間移動時能抓住小樹枝。雄體的領域面積5∼10公頃(12∼25)。此領域與幾頭雌體的領域相重疊。
分類
大食蟻獸和小食蟻獸構成食蟻獸科(Myrmecophagidae),而絲棉食蟻獸則構成自己的科(倭食蟻獸科〔Cyclopedidae〕),此兩科共同構成蠕舌亞目(Vermilingua)。各種食蟻獸與樹懶歸入異關節目(Xenarthra)的披毛亞目(Pilosa)。許多與食蟻獸目種類無親緣關係的動物也被稱為食蟻獸,如帶紋食蟻獸(參閱袋〔numbat〕條),其實是有袋類動物。有鱗食蟻獸即穿山甲,以前也歸入貧齒目(Edentata),但後來已列為單獨的目。具短喙的針鼴常稱有刺食蟻獸,但此種類屬單孔類,與食蟻獸的親緣關係更遠。非洲的土豚也具有與食蟻獸相似的管狀吻部,用以捕食蟻類,有時亦被稱為蟻熊,但在分類學上屬於另一個不同的目。
美洲矮種馬
一種兒童騎的矮種馬,1950年代在美國由多種矮種馬與阿帕盧薩馬(Appaloosa)雜交培育而來。矮種馬必須有阿帕盧薩馬型斑紋,且成馬體高要在117∼137公分(46∼54吋),才有在美洲矮種馬俱樂部註冊的資格。
美國騎乘馬
一種身體健壯、步法輕盈、姿態美觀的騎乘馬。是美國馬展上最常見的騎乘馬。平均高度152∼163公分(60∼64吋),平均重量450∼540公斤(1,000∼1,200磅),特徵為背部短而強健,軀體較多數輕型馬為圓。頸細長,呈弓形,肩部形狀優美,肩頸之間無截然分界。臀部長,幾乎為水平位。毛色各異,多為純色,可帶少量斑點。展出時配以平鞍,表演3種或4種步法。又用於娛樂、駕車、狩獵,經訓練能跳越障礙物。譜系中包含純種馬、摩根馬(Morgan)、標準種馬、阿拉伯馬等血統。1891年被承認為獨立品種,同年成立美國騎乘馬育種者協會(American Saddle Horse Breeders' Association)。
美國四分之一哩賽馬
為參加四分之一哩賽馬而培育成的馬的品種。不及英國純種馬跑得快。後在美國西部及西南部用為種馬。身材矮壯,肌肉發達,胸寬而深。因用於放牧中驅分畜群,故要求能速動速停,轉身敏捷,能在短距離內疾跑。毛色各異。身高145∼163公分(57∼64吋),體重431∼544公斤(950∼1,200磅),性安詳,易訓練。1940年成立了美國四分之一哩賽馬協會。
羊駝
偶蹄目(Artiodactyla)駱駝科(Camelidae)動物,學名為Lama pacos,產於南美,與美洲駝、栗色羊駝和駱馬近緣。這幾個種統稱為羊駝類,與駱駝不同之處為無駝峰;體型細長,腿和頸長,尾短,頭小,耳大而尖。羊駝類能進行種間雜交並產生能育的後代。羊駝與美洲駝一樣都是家畜,都不存在野生者。這兩個種似乎在印加印第安文化期間或以前即已馴化。
羊駝肩高約90公分(35吋)。飼養及繁育羊駝的目的是取用其毛,有一個品種稱為蘇里(suri),體毛極長,可垂到地面。羊駝的毛質輕,隔熱性能好,用於製造風雪大衣、睡袋及優質的外衣襯裡。印加貴族穿著羊駝毛製造的長袍。
華卡亞(huacaya)和蘇里兩個羊駝品種的毛纖維屬特種動物毛纖維。自前哥倫布時代以來羊駝毛就一直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來源。
通常羊駝每2年剪毛1次,蘇里品種每頭可產約3公斤(6.5磅)纖細的毛,而每頭華卡亞品種的羊駝可產約2.5公斤(5.5磅)較粗的毛。在剪下時每根毛的長度從20公分(8吋)到40公分(16吋)。雖然羊駝毛纖維中也包含一些粗毛,羊駝並無保護性的外層皮毛。毛纖維的直徑約22∼30公忽(1公忽約等於0.00004吋),每根毛從尖至根部直徑亦各不同。羊駝毛纖維的表面具不易辨認的鱗片,並有具條紋的皮層。較粗的纖維形直,因為這種粗纖維有髓(即是空心的),所以與直徑相同的纖維相比其密度較低,重量較輕。羊駝毛中直徑較小的纖維占最大的比例,這些纖維相當柔韌,又與粗纖維不同,有髓的很少。
羊駝毛按顏色分類,其顏色包括不同濃淡的棕色(從棕黃色到深棕色)、灰色、黑色、白色及雜色斑駁。華卡亞纖維占羊駝毛產量的最大部分,外形捲曲,蓬鬆,手感有點粗。具銀色光澤,似中級的羊毛。蘇里纖維形直或呈波浪形,形成不易分開的毛撮,觸之有光滑感,光澤較低。羊駝毛較羊毛硬,亦較直徑中等的羊毛牢固,其中華卡亞纖維較蘇里纖維更為牢固。華卡亞纖維對化學藥劑的反應與羊毛頗為相似;而蘇里纖維對化學藥劑更為敏感。羊駝毛有縮羢性,但與中級的羊毛相比,此過程較慢,形成的黏結塊也不及羊毛緊密。羊駝毛像羊毛一樣能吸收並保存水分。
羊駝毛有時與其他纖維混合製成衣料用於女裝及西服,又可紡成軟絨織物,可製上衣或外衣襯裡。祕魯是最主要的羊駝毛生產國。
羊駝肩高約90公分(35吋)。飼養及繁育羊駝的目的是取用其毛,有一個品種稱為蘇里(suri),體毛極長,可垂到地面。羊駝的毛質輕,隔熱性能好,用於製造風雪大衣、睡袋及優質的外衣襯裡。印加貴族穿著羊駝毛製造的長袍。
華卡亞(huacaya)和蘇里兩個羊駝品種的毛纖維屬特種動物毛纖維。自前哥倫布時代以來羊駝毛就一直是重要的紡織纖維來源。
通常羊駝每2年剪毛1次,蘇里品種每頭可產約3公斤(6.5磅)纖細的毛,而每頭華卡亞品種的羊駝可產約2.5公斤(5.5磅)較粗的毛。在剪下時每根毛的長度從20公分(8吋)到40公分(16吋)。雖然羊駝毛纖維中也包含一些粗毛,羊駝並無保護性的外層皮毛。毛纖維的直徑約22∼30公忽(1公忽約等於0.00004吋),每根毛從尖至根部直徑亦各不同。羊駝毛纖維的表面具不易辨認的鱗片,並有具條紋的皮層。較粗的纖維形直,因為這種粗纖維有髓(即是空心的),所以與直徑相同的纖維相比其密度較低,重量較輕。羊駝毛中直徑較小的纖維占最大的比例,這些纖維相當柔韌,又與粗纖維不同,有髓的很少。
羊駝毛按顏色分類,其顏色包括不同濃淡的棕色(從棕黃色到深棕色)、灰色、黑色、白色及雜色斑駁。華卡亞纖維占羊駝毛產量的最大部分,外形捲曲,蓬鬆,手感有點粗。具銀色光澤,似中級的羊毛。蘇里纖維形直或呈波浪形,形成不易分開的毛撮,觸之有光滑感,光澤較低。羊駝毛較羊毛硬,亦較直徑中等的羊毛牢固,其中華卡亞纖維較蘇里纖維更為牢固。華卡亞纖維對化學藥劑的反應與羊毛頗為相似;而蘇里纖維對化學藥劑更為敏感。羊駝毛有縮羢性,但與中級的羊毛相比,此過程較慢,形成的黏結塊也不及羊毛緊密。羊駝毛像羊毛一樣能吸收並保存水分。
羊駝毛有時與其他纖維混合製成衣料用於女裝及西服,又可紡成軟絨織物,可製上衣或外衣襯裡。祕魯是最主要的羊駝毛生產國。
阿拉斯加拖橇狗
愛斯基摩馬萊繆特(Malemiut)部落培育的拖橇狗。體壯,頭寬,耳豎,尾羽狀,捲在背上,被毛厚,多為灰白或黑白相間。頭上有帽狀或面罩狀毛區。體高58∼63.5公分(23∼25吋),體重34∼39公斤(75∼85磅)。對人忠實友善,用於拖曳雪橇,又用於南極探險。
艾爾谷狗
最大的狗。可能是獵水獺狗和已滅絕的黑白相間的老英格蘭狗的後代。以約克夏(Yorkshire)的艾爾谷(Airedale)命名。聰明勇敢,有力而富感情,但對陌生人冷淡。戰時可用於運輸急件和警衛,也可用以獵取大獵物。外號「狗之王」。體高約58公分(23吋),體重18∼23公斤(40∼50磅)。體呈方形,嘴長而方,從側面觀,前額線一直延伸到鼻端。被毛緻密堅韌,背脊黑色,腿、口、鼻及體下側棕色。
樹懶
樹棲哺乳動物,以行動緩慢著稱。現存5種,均僅分布於南美洲和中美洲低地的熱帶森林中,在此處可見樹懶棲身於離地面很高的樹冠上曬太陽、休息或吃樹葉。雖然大地懶科(Megalonychidae)的二趾樹懶能攀爬,能將身體直立起來,但樹懶大部分時間都橫掛在樹上,用其大型鉤狀四肢在樹枝和藤條上移動。樹懶科(Bradypodidae)的三趾樹懶亦以同樣的方式移動,但常坐在樹叉上而非掛在樹枝上。
刺豚鼠
齧齒目(Rodentia)刺豚鼠科(Dasyproctidae)刺豚鼠屬(Dasyprocta,亦稱蹄鼠屬)約6種熱帶美洲齧齒動物的統稱。長40∼60公分(16∼24吋)。體長,耳小,尾退化,腳細長,有鉤狀長爪。毛堅硬,淺紅褐到淡黑色。以根、葉和果實為食,偶為害甘蔗和香蕉樹。妊娠期約3個月,在巨礫或林地樹根之間的地穴裡產仔,每產2∼4隻。敏捷而膽怯。
非洲獵犬
學名Lycaon pictus。非洲野生食肉動物。與其他犬科(Canidae)動物的區別在於每隻腳上只有四趾。毛短而稀疏,具黃、黑和白色斑駁。體長約76∼102公分(30∼41吋),尾長31∼41公分。肩高60公分,體重約16∼23公斤(35∼50磅)。四肢長,頭闊平,口鼻短,耳大而豎立。常15∼60隻成群捕食,棲息在非洲南部和撒哈拉東部的大部分地區,特別多在草原。常捕食羚羊或一些大型獵物。每窩平均6仔。妊娠期約60∼80天。
阿富汗獵犬
在阿富汗丘陵地區培育成的一個獵犬品種。以前一度認為該品種於數千年前在埃及育成,但這種說法並無證據。19世紀晚期,由參與印度-阿富汗邊境戰爭的英國士兵返國時將該品種帶到歐洲。阿富汗獵犬以視力行獵,被用以獵豹及瞪羚。髖骨高而寬,適應於崎嶇的山地。腿長。體高61∼71公分(24∼28寸),體重23∼27公斤(50∼60磅)。耳鬆軟,頂毛長。被毛長、光澤,可為各種顏色,但通常為單色。身體前後1/4部分的毛特別濃密。尾細長,向上卷曲。阿富汗獵犬的外貌被描述為「有貴族派頭,帶著深謀遠慮的表情」。
獅毛犬
17世紀即已育成的玩賞狗品種。據信是源於德國,被培育成捕鼠者,獵殺鼠類及其他小型害獸。如同其他犬,獅毛犬外型可愛、活潑。體高24∼29公分(9.5∼11.5吋),體重3∼3.5公斤(7∼8磅),體健壯,耳小直立,多數是經過剪耳的;眼圓而黑,尾短。毛色多為黑色,也有灰色、銀色、紅色、黑褐色或灰褐色。被毛粗硬,在腿和面部較長,其餘部位較短。因面部表情似猴,故名("affen" 德語意為「猴子」)。
旋角羚;弓角羚羊
學名Addax nasomaculatus。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一種棲居荒漠的羚羊,過去廣布於整個撒哈拉,現在數量上和分布上均大為縮小,由於濫獵而受到滅絕的威脅。身體笨重,腿短,群居,有適合於在鬆軟的沙土上行走的寬蹄,雌雄都有長而呈螺旋扭曲的角。肩高1公尺(39吋),夏季淺灰色,冬天色變深。腿、腹和臉部的一塊區域內為白色;前額上有一簇黑毛。
南美刺豚鼠
刺豚鼠科(Dasyproctidae)南美刺豚鼠屬(Myoprocta)齧齒動物兩個種的統稱,形似刺豚鼠(agouti),兩者有親緣關係。南美刺豚鼠體重600∼1,300公克(21∼45.5盎斯),體長32∼38公分(12.5∼15吋),尾長4.5∼7公分,尾的底毛白色。身披淺紅或淡綠色粗毛,頭側有淡黃色斑點。喜蹲坐就食,會將剩餘食物貯存,受驚時即跺腳。
土狼
學名Proteles cristatus。一種非洲食肉動物,常歸入鬣狗科(Hyaenidae),但有些學者將其分出單立一土狼科(Protelidae)。其名來自南非語,形似小型的條紋鬣狗。體色淺黃,有垂直黑紋。尾毛濃密,尾尖黑色。沿背脊生有長而粗糙、能豎立的鬃毛。前腿比後腿長,耳大,吻尖,腭部和牙不堅。體長55∼80公分(22∼32吋), 尾長20∼30公分。體重8∼12公斤(17∼26磅)。
土狼棲於非洲南部和東部開闊多草的平原。有兩個地理分隔的種群,一個集中於南非,一個從坦尚尼亞中部向北分布到埃及南部。土狼主要以白蟻,尤其是Trinervitermes trinervoides為食。夜間活動,居於地穴。通常獨居,但有時成小群覓食。每窩產3∼4仔。土狼對人無害,膽怯。受攻擊(如受狗攻擊)時會噴出有麝香氣味的液體,並可能與攻擊者搏鬥。
土狼棲於非洲南部和東部開闊多草的平原。有兩個地理分隔的種群,一個集中於南非,一個從坦尚尼亞中部向北分布到埃及南部。土狼主要以白蟻,尤其是Trinervitermes trinervoides為食。夜間活動,居於地穴。通常獨居,但有時成小群覓食。每窩產3∼4仔。土狼對人無害,膽怯。受攻擊(如受狗攻擊)時會噴出有麝香氣味的液體,並可能與攻擊者搏鬥。
非洲蟻熊
學名Orycteropus afer。體型笨重的哺乳動物,產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森林或平原,屬管齒目(Tubulidentata)土豚科(Orycteropodidae)。體長達180公分(6呎,包括60公分〔24吋〕尾長),毛色各異,由黑色有光澤而濃密至沙黃色而稀疏。長吻,耳長如兔,腿短,趾長,並有大而扁平的利爪;第二和第三趾以蹼狀組織相連。
夏天產一仔。土豚穴居,白天在穴中休息,夜間方敢外出,掘開螞蟻或白蟻巢穴,用其帶黏性的長30公分的舌頭,迅速舐食昆蟲。土豚雖無攻擊性,但能用利爪抵擋獅和豹等的進攻。
以前把它和食蟻獸類、樹懶類和犰狳類一併列入貧齒目(Edentata),但土豚與貧齒目動物以及其他所有的哺乳類不同,其恆牙中央的髓腔輻射出多數細管橫穿牙本質,管齒目因此得名。管齒目的系譜可追溯到6,000萬年前。管齒目與其他哺乳動物目的親緣關係仍待研究。
夏天產一仔。土豚穴居,白天在穴中休息,夜間方敢外出,掘開螞蟻或白蟻巢穴,用其帶黏性的長30公分的舌頭,迅速舐食昆蟲。土豚雖無攻擊性,但能用利爪抵擋獅和豹等的進攻。
以前把它和食蟻獸類、樹懶類和犰狳類一併列入貧齒目(Edentata),但土豚與貧齒目動物以及其他所有的哺乳類不同,其恆牙中央的髓腔輻射出多數細管橫穿牙本質,管齒目因此得名。管齒目的系譜可追溯到6,000萬年前。管齒目與其他哺乳動物目的親緣關係仍待研究。
白鷺鷥
大白鷺,學名Ardea alba,別名白鷺鷥、鷺鷥、風漂公子、白漂鳥、冬庄。。鷺科鷺屬的一種,有時也被歸入白鷺屬。喜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出現。
體長90cm,白鷺屬中最大,白色,繁殖期間背部有飾羽;黑腳,黑腿,腿上部份帶綠或紅;細長黃喙,繁殖期間全部或部份會變成黑色;叫聲-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呱呱叫聲,食物是魚、甲殼動物和昆蟲。繁殖是與其他水鳥一起以樹枝於樹上築巢,繁殖期為3-9月。體長61cm,白色,繁殖期間頭上有兩條細長的冠羽作為飾羽;細長黑喙;黑腿,黃腳掌;叫聲: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呱呱叫聲。食物魚、甲殼動物和昆蟲。以各式魚蝦為主食,覓食時會有用一隻腳在水中踩踏。繁殖期和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林、木麻黃林中,繁殖期為3-9月。繁殖期眼先變成紅色;頭後有二根飾羽,長度可達21.5公分;背部有上捲的蓑羽13-49根不等(周鎮1995)。通常雌雄共同以約手指頭粗的樹枝築成盤形巢,鳥巢簡單的有如一堆枯枝。雌雄共同孵卵、育雛。小白鷺每窩產蛋4-5枚,蛋為淺藍色(顏重威1984)。
體長90cm,白鷺屬中最大,白色,繁殖期間背部有飾羽;黑腳,黑腿,腿上部份帶綠或紅;細長黃喙,繁殖期間全部或部份會變成黑色;叫聲-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呱呱叫聲,食物是魚、甲殼動物和昆蟲。繁殖是與其他水鳥一起以樹枝於樹上築巢,繁殖期為3-9月。體長61cm,白色,繁殖期間頭上有兩條細長的冠羽作為飾羽;細長黑喙;黑腿,黃腳掌;叫聲:於繁殖巢群中發出呱呱叫聲。食物魚、甲殼動物和昆蟲。以各式魚蝦為主食,覓食時會有用一隻腳在水中踩踏。繁殖期和黃頭鷺、夜鷺集體築巢於竹林、相思樹林、木麻黃林中,繁殖期為3-9月。繁殖期眼先變成紅色;頭後有二根飾羽,長度可達21.5公分;背部有上捲的蓑羽13-49根不等(周鎮1995)。通常雌雄共同以約手指頭粗的樹枝築成盤形巢,鳥巢簡單的有如一堆枯枝。雌雄共同孵卵、育雛。小白鷺每窩產蛋4-5枚,蛋為淺藍色(顏重威1984)。
白鼻心
白鼻心也不是一年到頭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牠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活動場所。一般說來,夏天為其最活躍的季節,活動的範圍甚至可達高海拔地區;但是一到冬天,卻連動都懶的動 ,只想留在洞穴中。
每年 4 ~ 6 月間,白鼻心會產下 2 ~ 4 隻小白鼻心,但是通常不會全部安然無恙的長大,據說白鼻心媽媽會吃掉一、兩隻小寶寶,在全心全意的撫養牠所留下得孩子,直到牠們長大能夠另尋配偶為止。白鼻心的懷孕期大約需要兩個月,一年生育 2 次,由幼兒到成熟只需一年的時間即可。
白鼻心最愛吃的食物是水果,所以又叫「果子狸」。白鼻心在吃東西時十分特殊,牠常將果實藏在口腔中,利用壓榨的方式取用柔軟多汁的部分,並將較粗糙堅硬的外皮或種子吐出,所以可依這些食物殘渣的新鮮程度,來推測白鼻心出現的食間。
雅美族人將白鼻心視為「魔鬼的豬肉」,因為白鼻心為夜行性動物,意味著牠是屬於黑夜中鬼魅的食物,而非人類可以食用的,從這裡亦看出牠晝伏夜出的習性。
體型特徵:白鼻心顧名思義就是鼻心是白的,其實這樣的解釋仍有些差異,白鼻心的鼻後到額頭,有一條白色的縱帶,雙眼下和雙耳下有小白斑,身體上的毛短而細,為暗黃褐色,尾巴稍短於軀長,粗圓有力,四肢不長,但粗壯有力,尤其腳掌大,像嬰兒一般。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位於指尖的勾爪,不用時收起來,一用力就往外張,如果爪子鈍了,會在用力時脫掉,而裡面又長出一層新的爪子。尾端、四肢和腳背皆為黑色。
生態習性:白鼻心的兩個別稱都是有由來的。稱之為果子狸當然是因為喜歡吃水果,尤其是汁液多,糖分高的漿果類。而稱之為烏腳香是因為他們在極度緊張、興奮或憤怒時,偶爾會發出一股像花生油的香氣。白鼻心除了吃漿果以外,也吃老鼠、昆蟲、蝸牛或植物嫩芽。而且牠雖然肥滿,但因為有尖銳的勾爪,所以也是一等一的爬樹高手呢!如果遇到敵人的攻擊,肛門附近的腺體會發出臭味,將敵人趕跑。
每年 4 ~ 6 月間,白鼻心會產下 2 ~ 4 隻小白鼻心,但是通常不會全部安然無恙的長大,據說白鼻心媽媽會吃掉一、兩隻小寶寶,在全心全意的撫養牠所留下得孩子,直到牠們長大能夠另尋配偶為止。白鼻心的懷孕期大約需要兩個月,一年生育 2 次,由幼兒到成熟只需一年的時間即可。
白鼻心最愛吃的食物是水果,所以又叫「果子狸」。白鼻心在吃東西時十分特殊,牠常將果實藏在口腔中,利用壓榨的方式取用柔軟多汁的部分,並將較粗糙堅硬的外皮或種子吐出,所以可依這些食物殘渣的新鮮程度,來推測白鼻心出現的食間。
雅美族人將白鼻心視為「魔鬼的豬肉」,因為白鼻心為夜行性動物,意味著牠是屬於黑夜中鬼魅的食物,而非人類可以食用的,從這裡亦看出牠晝伏夜出的習性。
體型特徵:白鼻心顧名思義就是鼻心是白的,其實這樣的解釋仍有些差異,白鼻心的鼻後到額頭,有一條白色的縱帶,雙眼下和雙耳下有小白斑,身體上的毛短而細,為暗黃褐色,尾巴稍短於軀長,粗圓有力,四肢不長,但粗壯有力,尤其腳掌大,像嬰兒一般。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位於指尖的勾爪,不用時收起來,一用力就往外張,如果爪子鈍了,會在用力時脫掉,而裡面又長出一層新的爪子。尾端、四肢和腳背皆為黑色。
生態習性:白鼻心的兩個別稱都是有由來的。稱之為果子狸當然是因為喜歡吃水果,尤其是汁液多,糖分高的漿果類。而稱之為烏腳香是因為他們在極度緊張、興奮或憤怒時,偶爾會發出一股像花生油的香氣。白鼻心除了吃漿果以外,也吃老鼠、昆蟲、蝸牛或植物嫩芽。而且牠雖然肥滿,但因為有尖銳的勾爪,所以也是一等一的爬樹高手呢!如果遇到敵人的攻擊,肛門附近的腺體會發出臭味,將敵人趕跑。
台灣黑熊
在森林裏獨自遊蕩的台灣黑熊是台灣陸地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由於黑熊研究小組三年來的努力我們終於得以一窺台灣黑熊的神秘世界走在林木蓊鬱的八通關越嶺古道上,或許您會遇到一位年輕女生正在草叢裏忙進忙出,如果您有興致駐足攀談,她會笑聲咭咭地告訴您她和台灣黑熊的驚奇相遇:「有一次,我在森林裏揀熊大便,忽然聽到一陣刷刷刷的聲音,仔細一看,一隻熊正從樹上爬下來,當時的距離大概只有十公尺那麼遠……。另外還有一次,有隻剛離開媽媽的小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誘餌太好吃了,每隔幾天牠就會來光顧陷阱,前前後後被捉到了三次……。」 深入山區追蹤熊跡 這位長得很秀氣的女生叫作吳煜慧,是「台灣黑熊研究小組」的一員,在深入中央山脈的原始森林裏已經過了三年多「逐熊而居」的生活。法文系畢業的她,談起改行研究台灣黑熊,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她笑稱大學念了五年的「登山系」,大五上學期實在閒得發慌,覺得該找點事做,於是向「台灣黑熊研究小組」負責人、人稱「熊媽媽」的黃美秀毛遂自薦。 吳煜慧坦承之前對動物沒什麼興趣,但在山上追了幾個月的熊後,發現自己竟然喜歡上了台灣黑熊,「每次看到牠們都會覺得很驚奇耶!」言談間,吳煜慧難掩興奮的神色。她因此決定投考研究所,以便將來能繼續研究台灣黑熊。經過四個月苦讀,她終於如願以償考進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台灣黑熊也就成了她論文題目的不二選擇。 胸前有著V字型白色斑紋的台灣黑熊,在台北市動物園舉辦的票選活動中,以十六萬票榮登「本土十二生肖」冠軍寶座,去年世界盃棒球賽也以牠作為大會吉祥物。台灣黑熊的「人氣指數」雖然高,但人們對這種「台灣最大型的哺乳類動物」的了解其實十分有限,尤其是牠們如何在野外生活的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過去三年,黃美秀和吳煜慧等人在玉山國家公園大分山區的追蹤研究,因此更顯得彌足珍貴。 「她們不只勇氣可佳,野外獨立作業能力也不遜於巡山員。」玉管處祕書陳隆昇轉述生態攝影家鍾榮峰的話,給予黃美秀和吳煜慧極高的評價。 因為研究基地深居大分山區,她們必須背著十五公斤、有時甚至幾乎重達三十公斤的裝備,花三天時間從瓦拉米步道起點,一路翻山越嶺走到大分山屋,其間還須經過幾座破爛不堪、搖搖欲墜的吊橋和多處嚴重坍方地形。為了抓熊,她們曾在深山一連待了五十五天,也曾經在山上遇到過颱風。 「我們每個月至少要上山十天,布置陷阱抓熊,抓到熊後要替牠麻醉,趁著牠『不省人事』的一個小時,趕快上無線電頸圈、稱重、檢查。另外還要連續三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接收訊號,這時候大家就只能輪流睡覺。要是熊翻過了稜線,我們就得趕快收拾營地,背著裝備重新追起。」吳煜慧還提到,撿拾黑熊排遺及設置獸毛陷阱也是他們的工作項目。 明顯可辨的V型胸斑 熊類共可以分為北極熊、棕熊、美洲黑熊、亞洲黑熊、馬來熊、懶熊及眼鏡熊七種(也有些學者將熊貓歸為熊類)。台灣黑熊為亞洲黑熊的特有亞種,也是台灣唯一原產的熊類。亞洲黑熊過去曾廣泛分布於亞洲各地,從日本、中國到阿富汗、巴基斯坦都有牠們的足跡。據資料指出,台灣黑熊是亞洲黑熊中體型最小的一種。 提起台灣黑熊,人們多直覺聯想到牠們胸前白色月牙型(或V字型)斑紋,不少人誤以為這是台灣黑熊獨一無二的標誌,其實白色月牙型斑紋是亞洲黑熊共同的特徵,所以亞洲黑熊也被稱為「月牙熊」(Moon bear)。 牠們又俗稱「狗熊」,曾獵過兩頭台灣黑熊的玉管處巡山員林淵源認為,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牠們受驚時發出的叫聲聽起來就像狗叫聲,再加上黑熊的鼻形和狗的鼻尖十分相似。 三年來,研究小組一共抓到了十五隻台灣黑熊,除一隻小熊外,其餘十四隻都被裝上頸圈式追蹤器。根據研究小組追蹤觀察,黑熊不分晝夜都會活動,春、夏季多半是在白天活動,到了秋、冬季,活動時間會延長至晚間九點、十點,甚至更晚。牠們活躍在海拔一千兩百到一千八百公尺的原始闊葉林或以闊葉林為主的針闊葉混合林裏。 和分布在中國大陸南方的亞洲黑熊一樣,研究小組也發現,他們所追蹤的台灣黑熊並沒有冬眠的跡象。在冬季時,有些黑熊為了尋覓食物,會往低海拔地區移動。前年一月中旬,他們就曾追蹤到黑熊出沒在瓦拉米步道登山口附近,當時新聞報導還曾呼籲遊客提高警覺。 從排遺分析中也發現,黑熊的覓食習性會出現季節性變化。牠們春天吃根莖葉裹腹,夏季以楨楠屬植物的果實為主食,秋、冬則大嚼殼斗科堅果。由於大分山區遍布殼斗科的青剛櫟和鬼櫟,黑熊每到秋、冬季就會回到大分山區。但去年大分一帶的青剛櫟和鬼櫟結果累累,研究人員卻連一隻熊的影子也沒看到,吳煜慧推測,可能其他地方的青剛櫟和鬼櫟也同樣結果豐碩,另一個可能原因是,當時大分山屋和吊橋正在施工,黑熊察覺情況有異,不敢回來。 台灣黑熊是台灣最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大型哺乳類動物一般都需要很大的活動空間。研究小組曾追蹤過一隻母熊,發現牠的活動範廣達五十平方公里,按理公熊活動範圍應該會更遼闊。研究小組推測,這些斷肢的黑熊可能是跑到玉山國家公園範圍之外,而誤中獵人陷阱。 另外,師大生物系教授王穎則提到棲地破碎化的問題。尤其是西部山區開發高度已經高達海拔兩千五百公尺,王穎認為,山區四通八達的道路不只帶來了獵捕壓力,也使得原本需要很大活動面積的黑熊,被迫苟延殘喘於零散的原始森林中,食物不足自然會影響到母熊的繁殖能力和小熊的存活率。 沒有人知道究竟還有多少台灣黑熊在山林裏活動,根據林淵源多年來的觀察,「大分山區大概也只剩下二十多隻。」林淵源說。森林裏的獨行俠——台灣黑熊的前途並不樂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台灣黑熊】學名: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英文名:Formosan black bear科屬:熊科、亞洲黑熊屬形態特徵:體長120~170公分,肩高60~70公分,最重可逾200公斤。全身披黑色粗毛,身軀壯碩,四肢粗短,前後肢都具有五趾,掌全部裸出,齒短,圓耳,短尾,鼻骨長,下顎前端有撮白色短毛,胸前有白色短毛構成的V字型白斑。生態習性:台灣特有亞種,本土最大型陸生動物。雜食性,以植物的根莖葉、殼斗科的堅果、樟科楨楠屬漿果為主食,偶而也會吃哺乳類動物、蜂巢等和臘肉、鹹魚、白米等人為食物。會隨植物分布出現季節性移動,除交配和撫育小熊期間外,通常單獨行動,並無固定居所。晝夜皆會活動。擅長爬樹。冬季時並不冬眠,部分個體會下降至低海拔地區覓食。
養蝌蚪
......蝌蚪的養殖......
養蝌蚪真的再簡單不過了!而且又可以在過程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現象。可是,還是有些要注意的事項,可讓幫助你輕鬆的養它們喔! 其實養蝌蚪就像養大肚魚一樣,缸子不用太大,最好不要超過一尺(30㎝);甚至只要是不會漏水的容器就可以了!養小魚和養蝌蚪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可以養很久,但後者通常1~2個月就會變成小蛙了。所以,你並不需要花太多〝華麗〞裝備及擺設;除非,你養的是大型蛙類的蝌蚪(蝌蚪期超過半年),或是順便養小魚、水草。不然,花心思佈置的〝豪宅〞,一下子就要撤銷囉! 所以,養蝌蚪只需要一個〝裸缸〞(就是空空的一盆水)就可以了;如果,你覺得這樣太殘忍的話,只需要在底部舖一層細砂,再放一些生命力強韌的水草,這樣就很高級了。另外,可以在採集蝌蚪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蝌蚪原本居住的環境,如果是在靜水池撈到的話,那就照著上述方法飼養就可以了;若是在流動的水域撈到的蝌蚪,就表示該種蝌蚪對於溶氧的需求較高,應該替它們準備一個打氣機,且將出氣量調到最低,避免水流過度劇烈。準備另一個水盆換水。 養蝌蚪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質,而影響水質的因素很多包括:飼養的隻數、飼料的種類、數量、餵食的頻率、佈置的環境……。要保持優良的水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常換水〞,但是要多〝常〞呢?太常換水也是很麻煩的事,所以差不多3-5天換一次水就好了!而換水的時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將已曝氣過的自來水加到原本的位置就好了。建議準備另一個容器用來裝水曝氣,每次換完水之後,再將它裝滿水,供作下一次換水用。但是,水質最差的部分通常在底層,會有很多糞便及吃不完的飼料,所以在換水時,最好設法將底層的沈澱物吸乾淨,才可有效改善水質。 因此,在這樣的換水頻率下,再決定餵食的數量。雖然蝌蚪是吃越多越好,但總不能一次給太多而吃不完,既浪費食物,又容易污染水質。因此,根據飼養隻數的多寡,投以不同數量的飼料;稍微觀察一下,差不多在一天2-3次,每次10分鐘內可以吃完,或者慢慢加入,直到蝌蚪不再進食為止。如果是在辦公桌上飼養的話,也可以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不過得先老闆不反對飼養才行。 至於蝌蚪的數量(應該說是蝌蚪飼養的密度)最好不要太多,一來糞便會跟著增加,水質很快就變差;二來住得太密集,容易引起疾病,健康狀況也不佳。如果是養一些大型蝌蚪的話,就要養的更疏一點,替牠們預留長大的空間。當然,你也可以只養幾隻就好,這樣子水就不用太常換了!一般的魚飼料 當然,要青蛙好好的長大,必須提供給牠們適當的營養,就是要給牠們吃東西。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魚飼料〞,既容易購買又方便餵食。但是市面上的魚飼料種類多的令人目不暇給,每一種都有其特性,那到底要選用那一種呢?有幾個選用的原則:「數量」,之前說過,養蝌蚪差不多~2個月就結束了,如果一次買太多用不完就浪費了。如果自己也有養魚的話,用一樣的飼料也可以。 「特性」,飼料投入水裡後,有的會浮、有的會沈。要事先觀察你的蝌蚪喜歡在哪個水層攝食(表層、中層或底層),再選購不同特性的飼料。 「成分」,這並不容易直接藉由成分的標示來判斷飼料的優劣,但可以選擇〝適用於一般魚類〞的飼料,其營養應屬均衡。 「大小」,太大的飼料無法立即攝食,要等到泡爛了才可以吃(不然要稍做研磨);如果飼料太小,蝌蚪攝食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當然這需要先做稍微的觀察,才能餵牠們選擇適當的飼料。 如果,飼料突然餵完了,或者偶爾想替牠們換換口味,可以選用〝爛青菜〞(是煮爛,不是放到爛的!),讓蝌蚪容易刮食。若覺得每次都要煮青菜很麻煩,可以一次煮多一點,然後柔成大小適中〝青菜丸子〞冷凍起來,每次取出一顆投入水中,過一會,蝌蚪就可以吃了。以此法配合飼料交互餵食,蝌蚪就可以順利的長大囉!
養蝌蚪真的再簡單不過了!而且又可以在過程中,觀察到許多有趣的現象。可是,還是有些要注意的事項,可讓幫助你輕鬆的養它們喔! 其實養蝌蚪就像養大肚魚一樣,缸子不用太大,最好不要超過一尺(30㎝);甚至只要是不會漏水的容器就可以了!養小魚和養蝌蚪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可以養很久,但後者通常1~2個月就會變成小蛙了。所以,你並不需要花太多〝華麗〞裝備及擺設;除非,你養的是大型蛙類的蝌蚪(蝌蚪期超過半年),或是順便養小魚、水草。不然,花心思佈置的〝豪宅〞,一下子就要撤銷囉! 所以,養蝌蚪只需要一個〝裸缸〞(就是空空的一盆水)就可以了;如果,你覺得這樣太殘忍的話,只需要在底部舖一層細砂,再放一些生命力強韌的水草,這樣就很高級了。另外,可以在採集蝌蚪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蝌蚪原本居住的環境,如果是在靜水池撈到的話,那就照著上述方法飼養就可以了;若是在流動的水域撈到的蝌蚪,就表示該種蝌蚪對於溶氧的需求較高,應該替它們準備一個打氣機,且將出氣量調到最低,避免水流過度劇烈。準備另一個水盆換水。 養蝌蚪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質,而影響水質的因素很多包括:飼養的隻數、飼料的種類、數量、餵食的頻率、佈置的環境……。要保持優良的水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常換水〞,但是要多〝常〞呢?太常換水也是很麻煩的事,所以差不多3-5天換一次水就好了!而換水的時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將已曝氣過的自來水加到原本的位置就好了。建議準備另一個容器用來裝水曝氣,每次換完水之後,再將它裝滿水,供作下一次換水用。但是,水質最差的部分通常在底層,會有很多糞便及吃不完的飼料,所以在換水時,最好設法將底層的沈澱物吸乾淨,才可有效改善水質。 因此,在這樣的換水頻率下,再決定餵食的數量。雖然蝌蚪是吃越多越好,但總不能一次給太多而吃不完,既浪費食物,又容易污染水質。因此,根據飼養隻數的多寡,投以不同數量的飼料;稍微觀察一下,差不多在一天2-3次,每次10分鐘內可以吃完,或者慢慢加入,直到蝌蚪不再進食為止。如果是在辦公桌上飼養的話,也可以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不過得先老闆不反對飼養才行。 至於蝌蚪的數量(應該說是蝌蚪飼養的密度)最好不要太多,一來糞便會跟著增加,水質很快就變差;二來住得太密集,容易引起疾病,健康狀況也不佳。如果是養一些大型蝌蚪的話,就要養的更疏一點,替牠們預留長大的空間。當然,你也可以只養幾隻就好,這樣子水就不用太常換了!一般的魚飼料 當然,要青蛙好好的長大,必須提供給牠們適當的營養,就是要給牠們吃東西。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魚飼料〞,既容易購買又方便餵食。但是市面上的魚飼料種類多的令人目不暇給,每一種都有其特性,那到底要選用那一種呢?有幾個選用的原則:「數量」,之前說過,養蝌蚪差不多~2個月就結束了,如果一次買太多用不完就浪費了。如果自己也有養魚的話,用一樣的飼料也可以。 「特性」,飼料投入水裡後,有的會浮、有的會沈。要事先觀察你的蝌蚪喜歡在哪個水層攝食(表層、中層或底層),再選購不同特性的飼料。 「成分」,這並不容易直接藉由成分的標示來判斷飼料的優劣,但可以選擇〝適用於一般魚類〞的飼料,其營養應屬均衡。 「大小」,太大的飼料無法立即攝食,要等到泡爛了才可以吃(不然要稍做研磨);如果飼料太小,蝌蚪攝食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當然這需要先做稍微的觀察,才能餵牠們選擇適當的飼料。 如果,飼料突然餵完了,或者偶爾想替牠們換換口味,可以選用〝爛青菜〞(是煮爛,不是放到爛的!),讓蝌蚪容易刮食。若覺得每次都要煮青菜很麻煩,可以一次煮多一點,然後柔成大小適中〝青菜丸子〞冷凍起來,每次取出一顆投入水中,過一會,蝌蚪就可以吃了。以此法配合飼料交互餵食,蝌蚪就可以順利的長大囉!
青蛙
覓食青蛙是消除害蟲的能手 一隻青蛙一天大約要吃70之蟲子 一年要吃1550多隻 他常常蹲再稻田 池塘水溝 和流沿岸的草叢中 禾苗間 鼓起一對大眼睛 凝視著遠方 一棟也不動 嚴密監試著周圍的動靜 如果有飛蟲經過 他會馬上跳起 伸出舌頭 把昆蟲蜠進嘴去 青蛙有一張寬闊的大嘴巴 還有常而分剎的舌頭 他的舌頭與眾不同 不是在口腔的後不 而市長在下頷的前面 舌頭番像咽喉 捕捉飛蟲的時候他突然把舌頭翻出口外 飛蟲一碰到上面的黏液 就被年住了 青蛙將舌頭快速翻轉 飛蟲也就近肚子裡了 青蛙的眼睛時分歧透 對過動的坤蟲幾乎能明察秋毫 對靜止的山 樹 房子卻視而不見避敵青蛙用皮膚呼吸,其膚色也是保護色,某些青蛙之膚色尚可隨著環境顏色之變化而改變或生活在相同顏色之環境,如褐樹蛙與斯文毫氏赤蛙均會隨著環境改變體色,而翡翠樹蛙則喜停在綠色的樹葉如姑婆芋上,可以保護自己。築巢青蛙不用築巢= = 因為大部分青蛙都在水中產卵棲地適應在校園裡,有些常見的動物其實並不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喔,它們從世界各個地方而來,有的是因為有觀賞價值,有的則作為食用用途,但是後來因種種原因而讓它們流落出去,大量繁殖的結果,反而侵害到台灣本土的動物,茲以台大校園外來種動物為例,介紹如下:牛蛙 在醉月湖畔常可聽到鳴如牛叫的聲音,那便是牛蛙的傑作;其體長約15公分,背部呈現綠或褐綠色,它們並非台灣的原生種,而是被人放生所致,其實這種放生等於對本土其他原生種青蛙的放死,因為牛蛙的繁殖力強,成體和蝌蚪都會捕食其它種類的青蛙,對本土蛙類族群的生存有很大的威脅。求偶通常大部分的青蛙,其雌蛙數量佔整個族群較低的比例,雄蛙為了在這麼多其他的雄蛙中出類拔粹,獲得雌蛙的芳心,就必須大展神通。有些青蛙是造屋專家,雄蛙以後腳慢慢將土鏟平,造出個巢來,躲在巢中低鳴,然後就看雌蛙如何選擇了,此種生殖行為者如台北樹蛙。有些青蛙是歌唱好手,誰的歌聲大誰就能有交配的機會,此類如褐樹蛙。當然還有其他的類型。但是除上述之外,青蛙中不管何種都有所謂機會主義者,趁雌蛙一個不留神,一股勁地抱上去,而得交配。兩棲類生殖行為是很有趣的,最能夠讓你了解到青蛙如何來適應環境,如何做對自己的種族延續發展最有益。 生殖 大部分的青蛙都將卵產在水中,好讓卵孵化成的蝌蚪能直接在水中生活。卵依種類的不同而有分別:面天樹蛙的卵有些外包膠質而連成長索狀的,如蟾蜍;有各個分開,外包厚膠質,親體將其埋入土中,如面天樹蛙。也有些為l00~200個卵浮在水面上彼此間以膠質連成一片,如小雨蛙。小雨蛙的卵另外一種比較特殊的就是卵泡,卵泡是雌蛙用後腳利用泄殖腔的分泌物踢打而成,而卵就被包覆在卵泡之中。在臺灣會產卵泡的都是樹娃科的蛙種,這些如台北樹蛙、翡翠樹蛙,由於牠們生活的環境比較乾燥,卵泡能保持卵的水分不散失,有時更能溶化成一小水域讓蝌蚪在裏面生長。
孔雀
孔雀:孔雀主要生活在針葉林和闊葉林中。在春季孔雀發展期,雄孔雀羽毛特別豔麗,特別是當它開屏的時候,更加 迷人。傣族人十分喜愛孔雀,把它當作美麗、吉祥的象徵。每當暑光微露,成群的孔雀就會從密林深處走出來,到清澈 的小溪飲水。雌孔雀還要仔細梳理羽毛,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以贏得雄孔雀的歡心。這時候,雄孔雀往 往會被妻子的美麗所打動,伸長脖子啼鳴。有時還展開它那五彩斑斕的尾翎,圍繞著雌孔淬雀翩翩起舞,表達它對雌孔雀的愛戀之情。綠孔雀中名綠孔雀(三亞種:爪哇孔雀Javan Green Peafowl 學名P. m. muticus分佈於爪蛙和馬來西亞;Burmese Green Peafowl 學名P. m. spicifer 分佈於印度半島東北方和:Indo-Chinese Green Peafowl 學名P. m. imperator 分佈於中國大陸) 英名Green peafowl學名Pavo muticus保育等級(國內)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 (中華民國83/10/29)為保育等級Ⅱ非全球瀕臨危機分類階級鳥綱 雞形目 稚科 孔雀屬地理分佈印度東北部至雲南南部和中部地區、東南亞及爪哇,高至海拔1500米棲地型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低海拔山區森林、竹林和灌叢。棲於沿河的低山林地及灌叢。聲音:晨昏時立於棲木發出洪亮如長號般的kay-yaw, kay-yaw的叫聲。鳴聲異於其他孔雀‧飛行:雙翼不太發達,飛行速度慢而顯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飛時 稍快一些。腿卻強健有力,善疾走,逃竄時多是大步飛奔。雌雄鑑別身長:雄鳥300公分,雌鳥110公分,體重7~8公斤。雄鳥尾上覆羽特長,頸、上背及胸部具綠色光澤,下背閃耀紫銅色光澤。尾上覆羽特別長具閃亮眼斑,只再求偶時伸展開來呈長約 1米左右尾屏。不同於其他孔雀,雌鳥雖無尾屏,但也有鳞狀羽,外貌和雄鳥相似,色彩不及雄鳥豔麗。社群特徵在野外多見成對活動,也有三五成群的。食性1. 食性廣‧食物以蘑菇、嫩草、樹葉、白蟻和其他昆蟲為主;籠飼時可用兔或狗乾糧混合燕麥、榖類、太陽花種子、草、浦公英、昆蟲等,以提供足夠的動物性蛋白,冬天可增加去殼穀物,幫助產熱維持體溫。2. 覓食、行走姿勢似雞,邊走邊點頭,直接啄食或用腳扒地後以嘴啄取。生殖特徵1. 二歲的雄鳥若有1-2呎長尾羽將會是較好的配種選擇‧2. 配種雌雄比5:13. 求偶方式:雄鳥向雌鳥炫耀開啟的尾屏,並且持續鳴叫4. 繁殖期:為2-6月5. 築槽位置:在野外雌鳥喜歡在有灌木的高草區築槽‧6. 蛋數:每窩4—10枚,一窩全下完需數日,但孵化時間一致;撿蛋人工繁殖,可產30顆左右。7. 蛋特徵:淡棕色,大小像火雞蛋8. 雌鳥一旦開始孵卵就有賴菢現象9. 孵化期:26-28日面臨危機森林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加之以往雲南一帶群眾大量捕獵、槍殺,獵收尾羽使綠孔雀越來越少。80年代起即禁伐獵、禁墾,銷毀獵槍和炭窯,種植糧食供綠孔雀等野生動物食用 (昆明 新華社)相似種藍孔雀(此種無亞種之分,為印度國鳥):1.兩種幼鳥相似,但綠孔雀較藍孔雀高瘦,體長較長,胸較高,顏色較淺2.而且綠孔雀的叫聲不同於其他種孔雀,長到一定程度就可分辨‧3.藍孔雀蛋為白色‧文獻、好站連結《中國野鳥圖鑑》《中國鳥類野外手冊》2000年《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觀賞動物》《雲南省動物志》印度孔雀印度孔雀是世上最容易辨認的鳥類之一。這群披著鮮豔外衣的鳥類擁有特殊的冠毛以及獨特的裝飾尾巴。尾巴是由扇形的冠毛組成,雄孔雀會豎起牠們的尾巴向雌孔雀炫耀。尾巴的長度可達 1.6 公尺,約佔身體長度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總長度可達 2.3 公尺。印度孔雀兩邊的翅膀展開時可長達 1.6 公尺,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飛行鳥類之一。印度孔雀重量可達 5 公斤,壽命大約為 15 歲。不過,牠們的飛行時間不長,大部分時間都棲息在地上或是尋找包括昆蟲、小型爬蟲類、莓果以及穀粒之類的食物。在印度次大陸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範圍大致為印度河的東邊與南邊、姜努 (Jannu) 以及喀什米爾、米佐拉姆南部 (Mizoram)、阿薩姆 (Assam),以及印度半島整個區域。身為印度國鳥的印度孔雀,在其原生棲息地受到 1972 年所通過的印度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