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狒狒

體型較大、健壯、主要地棲的狒狒屬(Papio)猴類,有5種,分布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的乾燥地區。體型最大的大狒狒(Papio ursinus, 或稱熊狒狒),雄體體重平均30公斤(66磅)左右,但雌體的體重僅為雄體之半。體型最小的是阿拉伯狒狒(P. hamadryas, 又稱聖狒狒),雄體體重約17公斤,雌體僅重10公斤,但即便如此,阿拉伯狒狒仍可歸入體型最大的猴類之中。狒狒的身長從50∼115公分(20∼45吋)不等(不包括45∼70公分的尾長),其尾常彎成很有特色的拱形。所有狒狒的鼻子都很長,鼻孔位於鼻部末端;雄狒狒有長長的狀如匕首的犬牙。
  狒狒很少生活於熱帶森林,這點與大多數猴子不同;多數狒狒分布於稀樹草原和半乾旱地區,在地面遊蕩。不過,狒狒通常也會爬到樹上,在此睡眠、監視四周狀況,有時也在此吃東西。狒狒吃的食物包括各種植物和動物,如青草和草籽、果實、豆莢、植物的根,以及從土裡挖出的塊莖。如果狒狒發現藏身於高草中的齧齒動物、鳥類、甚至羚羊的幼仔時,也會將其捕食。在南非,據說狒狒還會殺死羊羔;只要有狒狒的地方,都以破壞莊稼惡名昭彰。
  5種狒狒的散布在撒哈拉沙漠部分地區往南的非洲曠野,各有各的地理分布範圍。大狒狒生活於尚比西河流域以南的南部非洲地區,毛色褐至淺黑。體型小得多的黃狒狒(P. cynocephalus, 又稱狗頭狒狒)分布範圍自尚比西河往北至肯亞沿海地區和索馬利亞。安努畢斯狒狒(P. anubis, 又稱橄欖色狒狒)體型僅比大狒狒略小,體毛呈橄欖色;雄體的頭部和肩部覆蓋著大鬃毛。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很廣,從肯亞內地和衣索比亞通過一片片草原和薩赫勒(Sahel)地區向西到馬利,亦見於較不乾旱的撒哈拉高地,如提貝斯提(Tibesti)和阿伊爾山。紅棕色的小幾內亞狒狒(P. papio)僅分布於非洲的最西邊,雄體具披肩樣的長毛。這4種狒狒常統稱為稀樹草原狒狒,並具有許多共同點。牠們均組成凝聚力極大的群體,每群有10隻至數百隻狒狒。在大多數情況下,雌體將留在自己出生的群體內,而雄體則於即將發育成熟時離開原來的群體,試圖加入其他群體。每個群體的成年雄體間存在著一個優勢等級。牠們相互恐嚇,時常打鬥,其優勢順位不斷改變。雌體間的優勢等級則穩定得多;雌體之間都有遺傳親緣關係,極少打鬥。雌雄兩性的優勢個體有權優先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和交配夥伴;牠們還要維持群體內的秩序,趕開並威脅那些鬥毆或鬧事的下屬個體。
  雌狒狒會來月經,每個月經週期持續35天。動情期到來時,雌狒狒的下身會出現墊狀的腫脹,範圍包括外陰、會陰和肛門,這對雄體很具有吸引力,於是展開競爭,爭取與雌體交配的機會。最具優勢地位的雄體將比其他的雄體有權與更多的動情期雌體交配,所以下一代的幼仔中有很大比例都是該雄體的子女。雌體排卵後,下身的腫脹消失,對雄體也不再具有吸引力。妊娠期5∼6個月,每產一仔。幼仔的毛色呈惹人注目的黑色,其行動非常自由。
  第5種狒狒──阿拉伯狒狒的外形與稀樹草原狒狒不同。雌體為褐色,而雄體為銀灰色,頸、肩部有濃厚的披肩樣長毛。生活於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的半沙漠丘陵地區。白天,阿拉伯狒狒成小群遊蕩,到晚上才回來群聚,一起宿於峭壁上(不像大部分稀樹草原狒狒那樣棲於樹上)。
  阿拉伯狒狒的分布範圍與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在非洲重疊,在此處這兩種狒狒會雜交。對這些雜種的觀察已證明,這兩個種間行為的差異,很多是遺傳性的。例如,外形越像阿拉伯狒狒的雄性雜種,聚集雌狒狒的能力似乎越強。沿著衣索比亞的阿瓦什河(Awash River),阿拉伯狒狒或安努畢斯狒狒分布範圍的邊界以及其雜交種的分布地帶按照氣候的變化而進進退退;在連年乾旱之後,阿拉伯狒狒的分布區域向上游移動;而連年多雨則使安努畢斯狒狒的分布範圍向下游擴張。這項研究(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以及其他類似的研究已對各種進化過程(包括適應遺傳,以及有親緣關係的不同物種間的基因流動)提供了意義重大的資訊。
  狒狒屬於舊大陸猴(猴科﹝Cercopithecidae﹞)這個大家族。英語中,其他一些長臉的猴類,尤其是山魈(mandrill)、黑臉山魈(drill)、獅尾狒(gelada)和西里伯斯獼猴(Celebes macaque, 黑冠猴),有時也被稱為baboon,但其中只有獅尾狒與狒狒近緣。在蓋亞那和貝里斯,口語上的baboon一詞是指吼猴(howler monkey)。
  英文原文作者/格羅夫斯(Colin Peter Groves, 坎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人類學教授)

沒有留言: